12月25日聖誕節。
樂淘的促銷活動轟轟烈烈的啟動,身在深市的李牧也在全國人民的關注下,和斯皮爾伯格簽訂了多份合作協議。
關於跟夢工廠合作在北美髮展牧影票務系統的合作協議、關於跟夢工廠合作在國內投拍電影的合作協議都已經簽訂了正式合約,而關於李牧有計劃籌建影視培訓學校的事情,李牧和夢工廠簽訂了一個備忘錄,備忘錄裡沒有規定夢工廠一定要在學校的專案上投資,但他們有義務在學校的專案啟動之後,提供軟體上的幫助。
在場的媒體非常多,大家真正關注的,就是李牧與夢工廠接下來圍繞華夏展開的合作。
比如在華夏投拍電影、啟用好萊塢班底與華夏影視行業的人員共同協作、讓國內演員到好萊塢去學習歷練甚至參加演出等等,這些都是國內媒體關注的重點。
當他們知道李牧有計劃籌建一所影視培訓學校、並且要採用全好萊塢師資的時候,一個個都顯得格外感興趣。
在全世界的電影工業中,好萊塢自然是全面領先的存在,除了好萊塢,任何國家的影視行業都是“本土影視行業”,只有好萊塢,是“世界影視行業”,全世界影視行業的尖端人才幾乎全都匯聚到了好萊塢,讓好萊塢早就突破了國籍的限制,成為世界電影工業的核心。
這一點好萊塢與矽谷相對類似,如果說中關村是華夏的中關村,那麼矽谷絕對不是美國的矽谷,它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世界網際網路行業,是世界網際網路行業的聖地。
華夏中關村在起步的時候,雖然沒有幾家來自矽谷的企業,但相當一部分企業是拿著矽谷的錢開始在中關村創業的,但影視行業畢竟沒有網際網路行業那麼包容開放,所以現在華夏影視行業還沒有受到好萊塢的衝擊和影響。
但是現在一切都不同了,李牧直接把好萊塢的資源帶進了國內,勢必會對國內的電影工業帶來巨大的衝擊。
人民群眾對李牧引入好萊塢的做法是拍手稱讚的,他們也希望國產電影能夠不斷提升實力、不斷縮減與好萊塢的差距,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特別需要頂端資源的匯入,但是對華夏的影視行業從業人員來說,李牧的做法就實在是太拉仇恨了。
國內大部分的影視從業人員極度排外,尤其是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的這幫“腕兒”,對海外演員、海外導演格外排斥。
這幫人就像是閉關鎖國的封建王朝,寧可自己永遠不發展,也不希望自己的地位受到外來因素的衝擊。
對很多從業人員來說,他們希望海外影視行業永遠滲透不進華夏,更希望海外電影沒機會在華夏上映、華夏民眾沒機會接觸海外電影,這樣一來,他們就有了最大的市場,利益也就有了最大的保障。
之所以這麼排外,就因為他們也很清楚自己和好萊塢之間的巨大差距,如果沒有好萊塢進入,他們在國內是頂尖,如果好萊塢進入,他們在國內怕是連二線都排不上,好萊塢就是一面照妖鏡,足以讓這些人暴露出所有的缺點和不足。
李牧現在正在以勢不可擋的速度,將牧影票務系統推向全國,在這種情況下,李牧很快就會掌控票房的命脈,而且他的線上推廣資源太強,可以直接跟牧影票務系統緊密結合起來,他推一部電影,使用者看到之後如果感興趣直接就可以線上上把影票買了,這樣一來,對其他影視公司來說,競爭壓力就太大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讓他把好萊塢的團隊帶進來,把好萊塢團隊跟牧影票務系統,以及牧野科技的推廣能力融合在一起,那在國內電影市場必然是無敵的存在,其他人還怎麼活命?
所以,李牧與夢工廠合作的訊息一公佈,他立刻就成了大半個華夏影視圈的公敵。
可這次這幫影視行業的人沒辦法再跟李牧對著幹了,上次他們聯名舉報牧影票務系統,被李牧一個反殺到現在還在網上被罵成狗,而且更可氣的是,連上級領導都立刻表態、去為牧影票務系統站臺,足以證明李牧的影響力已經不是他們可以撼動的了。
簽約儀式之後的答記者問環節,李牧回答一位記者的提問時,詳細解釋了自己和夢工廠合作以及即將在國內創辦影視培訓學校的初衷,他說:“我本人是一個十足的電影愛好者,但是說實話,國內影視行業,無論從市場成熟度、影片質量、從業人員素質、演員能力等等方面,都還處於一個亟待進步的階段,在這種時候,如果能有行業頂尖的人才融入進來,一定能給國內影視行業帶來巨大的提升和促進,這就是我與夢工廠合作的初衷。”
李牧沒有說出自己希望好萊塢幫助宣傳華夏文化的動機,因為這種事情就應該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的完成,如果自己把它掛在嘴上,不但顯得目的性十足,而且一旦這種言論傳遞到了海外人民的耳中,他們會在某種程度上心生排斥。
李牧回答過一輪記者的提問之後,記者便把目光對準了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當斯皮爾伯格在翻譯的幫助下回答記者問題的時候,李牧忽然收到一封簡訊,開啟一看,是劉師兄發過來的。
“樂淘發力了,他們搞了個聖誕節活動,規模做得很大,市場反應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