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前一天,夢工廠的其他高層帶著擬定好的合約抵達華夏,準備與李牧進行正式的簽約儀式,夢工廠與牧野映象的合作,算是正式開啟了華夏電影行業與好萊塢深入合作的先河。
整個夢工廠對這一次的合作都非常重視,他們與李牧各取所需,他們想借牧影票務系統增強自己在北美電影行業的影響力,而李牧希望夢工廠與斯皮爾伯格能夠在為華夏做好宣傳公祖的同時,還能夠提升華夏電影的整體水平。
為了這次簽約,李牧把寧昊、騰華滔以及湯維、黃博、張克軒以及杜薇都召喚到了深市,在簽約之前,與夢工廠包括斯皮爾伯格在內的幾位大佬詳談。
這次詳談安排在深市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宴會廳,雖然明天將在這裡舉辦簽約儀式,但今天的見面並沒有對外界和媒體開放。
對寧昊和騰華滔來說,兩人都是新人導演,雖然《那些年》的票房已經達到四億的規模、不斷創造華夏電影票房的歷史,但騰華滔依舊非常謙遜,因為他自己心裡很清楚,這部電影的票房之所以有這麼高,40%來自故事本身,30%來自宣發推廣,20%來自演員陣容,自己能佔到10%的影響力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寧昊《瘋狂的石頭》還沒有上映,眼下是一個比騰華滔還要新的新人導演,所以也是更加的謙遜謹慎。
夢工廠的這幾位大佬,尤其是斯皮爾伯格,要說錢未必真有多少,但是要說在影視行業的影響力,絕對堪稱是世界級的,對寧昊和騰華滔來說,兩人感覺自己就是國內二流俱樂部球員遇到了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這些大佬一樣,激動而又謙卑。
這次面談,李牧對夢工廠提出了相對具體的要求:“首先,將來雙方共同在華夏投拍的電影,一定要啟用牧野映象的演員,中西方重要演員佔比要在5:5左右;”
夢工廠的大佬們當即表態:“沒有問題,就按照5:5來,特殊題材的話,還可以給華夏演員更多的傾斜。”
李牧又提出了其他的要求:“作為交換,夢工廠在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投拍的電影,從劇組到演員陣容裡,都要給牧野映象一定的保底名額,牧野映象有權利在未來夢工廠的每一部真人電影裡,提供不超過兩位華人演員,以及不超過兩位的劇組工作人員。”
這個要求,一方面是為了讓牧野映象的製作團隊、演員團隊學習好萊塢經驗,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幫助牧野映象的演員打入好萊塢。李牧知道華夏影視行業出口轉內銷的牛逼之處,演員零片酬去好萊塢參演一部電影,回國之後就能成為一線甚至超一線,這樣的機會他可不想放過。
夢工廠對李牧的這些要求無一討價還價,完全照單全收,唯一的目標就是牧影票務系統,只要李牧不提出削減他們的股份佔比,他們絕對不會對李牧的要求提出半點意見,畢竟李牧那20%的股份不是白給的,就算不要錢,也要拿資源來換。
見夢工廠的態度非常好,李牧也很是滿意,對斯皮爾伯格以及其他的夢工廠大佬說道:“將來,我們牧野映象的導演如果沒有戲要拍,我就把他們送去夢工廠學習,看看好萊塢怎麼拍電影的,從劇本到籌備到選角,再到拍攝、剪輯和後期,這些都是他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斯皮爾伯格笑道:“李先生,這個你儘管放心,夢工廠將來每一個劇組都會對你們開放觀摩,而觀摩的過程中,我們的工作人員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牧點了點頭,看著一臉興奮的寧昊與騰華滔,笑道:“將來你們要是去了好萊塢學習,一定要沉下心來好好學習好萊塢最先進的製作經驗,這對我們牧野映象、對國內的影視行業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兩人都是紛紛點頭,激動的無以附加。
這時候,斯皮爾伯格開口道:“李先生,在華夏的這幾天,我刻意找了一些華夏的影片DVD看了看,發現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演員素質的參差不齊,我看得每一部電影,其中大部分的演員都給我一種根本不懂表演的感覺,好像大多數人在鏡頭前都顯得非常假,不是力度不夠,就是用力過猛,不光是群眾演員,就連許多主演都有這樣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將來解決不掉,那麼未來一定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合作影片的質量。”
李牧砸了咂嘴,嘆道:“不瞞你說史蒂文,這也是我一直非常無奈的地方,國內最大的問題是從業人員素質的整體欠缺,國內權威的影視學院就那麼幾家,剩下大部分都是一些以撈錢為主的藝術院校,在這種情況下,別說這些賺錢的藝術院校了,就連權威影視學院也全是潛規則與暗箱操作,真正有能力的人進不去、進去了也出不了頭,這才是最大的癥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