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李牧在哈佛那場激動人心的演講過後,大量將他視為人生燈塔的民眾都在等帶著李牧什麼時候能夠再給世界帶來那種真正直擊心靈的震撼,而李牧回國之後唯一的一次面對媒體,也只是單純的介紹業務,沒有任何讓人打心底激動澎湃的言論。
而這一次的推送,是李牧第一次在網上寫文章,所以大家一窩蜂的湧入推廣連結,進入到李牧的個人部落格頁面,想看一看,李牧這次會用文字給大家帶來怎樣的震撼與啟示。
部落格自從上線到現在,一直都是在完善以及醞釀階段,前期入駐部落格的都是已經在貼吧裡經營了許久人氣的明星們,他們意識到網際網路營銷的重要性,所以在部落格開站的時候,基本上都在第一時間加盟。
而正因為如此,部落格在一定程度上被打上了貼吧的標籤,在很多使用者眼裡,成了貼吧的一種衍生產品。
在李牧看來,貼吧和部落格都是內容互動型產品,主打的模式就是內容+互動,但是這兩個產品在內容與互動這兩大元素的配比上又有很大的不同。
貼吧是輕內容、重互動的產品,大家隨便拿一個簡單的標題,就可以開啟一場線上你來我往的互動,這也是為什麼貼吧活躍使用者多,而且經常會有一篇帖子幾萬甚至幾十萬回覆的原因所在;
與貼吧不同的是,部落格是重內容、輕互動的產品,十幾個字的部落格是極少存在的,在部落格這種產品中也發揮不出什麼用處,大部分的部落格內容,都是幾百字以上,萬字以內、篇幅較大的文章,文章要有明確的定位、清晰的論點以及豐富的資訊傳遞,所以部落格爆紅的時代,知名部落格主的每一篇部落格都非常走心,內容性非常強,不過因為內容性實在太強,觀眾與讀者很難用同樣篇幅與質量的內容與部落格主產生同等級的互動,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觀眾與讀者只能作為內容的接收方,所以互動性自然就跟不上。
後來的微博就中和了這兩款產品的長短,起初,微博把內容限制在140字的短篇,內容創造的速度比部落格快了許多倍,而且內容相對快餐,互動起來也就更加便捷。
陳同這幾個月來,都是遵循著現有的部落格運營思路去打造yy部落格,從產品上,以及明星效應上來說,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但是從最根本上,他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部落格的核心點。
陳同眼裡的部落格,是一個流量內容型平臺,任務就是透過打造各種名人部落格,並且透過名人部落格的內容和影響力去吸引流量,提升平臺的價值。
但是,李牧眼裡的部落格,不是流量,也不是內容,而是比它們更深一層的東西:自媒體。
所以,李牧部落格的第一篇內容,在標題裡就直截了當的告訴所有人:現在已經進入全民自媒體的時代了!
在這篇文章裡,李牧首先感謝所有人關注他的個人部落格,在簡單介紹了自己正在粵省全力推動淘寶物流發展的情況之後,他便正式進入主題。
在標題裡,李牧就已經丟擲“自媒體”的概念,隨後的正文中,他第一次給“自媒體”這三個字下了定義,他的原文是:所謂自媒體,就是每一個公民私有的自有媒體、自由媒體以及自主媒體。
李牧稱:“在這個時代,媒體二字,不再屬於某種傳統的組織機構,所以在自媒體時代,任何自媒體都不會限定成一個電視臺、廣播臺或者一本雜誌、一套報紙或者是一個入口網站,它與載體無關,只與人有關。”
“每一個民眾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建立一個自己的網站,你可以在網上創造屬於你自己的內容、分享你自己的故事、傳播屬於自己的觀點以及價值觀,進而將它打造成自己的私有自媒體。”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具備建立個人網站的能力,又對打造自己的自媒體感興趣,那麼我誠摯的歡迎你加入yy部落格,yy部落格本身的定位就是一個自媒體平臺,它向所有使用者開放,並且提供統一的技術以及產品支援。”
“yy始終對產品、內容以及使用者保持著至高無上的尊重,我們的全力以赴,再加上整個yy生態數以億計的使用者體諒,一定能給你更好的展示機會,讓你有更大的機會,讓全網的網民認識、瞭解、關注以及追隨,而你也有機會擁有非凡的線上影響力。”
李牧丟擲的“自媒體”概念一下子吸引了無數使用者的關注,他們原本還以為部落格這種東西就是給明星們準備的,但是現在才明白,原來部落格竟然是一個“自媒體”平臺,它的真正用處,是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媒體,去分享自己的觀點、事件。
僅僅靠著自媒體這個概念,部落格在網友心目中的地位一下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瞬間以極高的逼格,收穫了極大量網友的關注,而就在這個時候,整個yy體系發出第二條關於部落格的推送,推送的標題是:
《李牧:如何扼殺一場進步》找本站搜尋"筆趣閣CM" 或輸入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