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找回初戀的故事還有很多,光是在網上發帖,主動稱自己在看完首映後就去向心愛的姑娘表白的人,就有幾十個,這些網友全部湧入了《那些年》的貼吧,一時間,貼吧裡只有一半的帖子是在討論電影,另一半幾乎全是各種情感問題,要麼是求安慰,要麼是求開導,要麼是懷念自己的感情,要麼是賭咒發誓一定要找回心愛的人。
《那些年》這部電影,確實觸動了所有擁有青春回憶的人們,以至於《那些年》貼吧裡的網友越聚越多,許多沒有情感問題的網友也紛紛湧入,一邊看其他人的情感故事,一邊為這些故事而高興、感動、傷心、流淚。
上映還不到兩天,這部電影已經成了所有人在討論的一個熱點話題,甚至成了這一時段,全社會最關注的話題。
有了話題,就自然有了更高的關注度,於是,在12月8日這天,也就是電影上映的第二天,《那些年》的票房再創新高!
一千八百萬!
整個影視圈都被這個數字嚇的肝顫,一個週末的時間,《那些年》就在國內的電影市場裡掠奪了三千三百萬票房,這個數字簡直嚇壞了所有人!
去年,馮小鋼的《大腕》在整個賀歲檔內,拿下了4300萬票房,現在,《那些年》有望在三天內把它超越!
導演騰華滔也被《那些年》的票房表現驚住了,但驚訝之後便是狂喜。
作為一個二三線的導演,能執導一部票房如此逆天的影片,對騰華滔來說,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這偏偏就真的發生了,照這個趨勢來看,他完全可以憑藉這部影片,躋身國內一線導演之列。
市場也果然沒有讓騰華滔失望,以為《那些年》的票房一上來就展現出了摧枯拉朽的氣勢,所以一大堆影視公司立刻找到騰華滔,希望能夠跟他約一部青春主題電影,酬勞是他往日的十倍不止,而且還有票房分賬作為激勵,甚至有的影視公司已經開始搞起了劇本突擊,把幾個編劇關在酒店房間裡,要求他們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拿出一部校園青春系列題材的劇本。
騰華滔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裡自信心高度膨脹,他甚至已經在考慮,這麼多影視公司的offer自己到底要接哪一家,但是僅僅過了幾個小時,他便從膨脹中回過神來。
由於騰華滔是一步步見證了《那些年》從劇本到誕生再到現如今它大放異彩的,所以他心裡很明白,《那些年》之所以能在票房上獲得這麼大的成功,自己在其中佔的關鍵比重其實並不高,這部片子,最重要的就是李牧的劇本,以及他對這個故事的深入解構,才能讓自己對他想拍的東西瞭如指掌。
其實,騰華滔只是忠於李牧的需求,把他創造的故事、按照他想要的方式拍出來而已,甚至連電影選角、選景都是他在做主,是他選擇了鷺島市作為拍攝地點,也是他選擇了杜薇、張克軒作為主演,甚至連現如今無比火爆的兩首主題曲,也都是李牧帶來的。
然而,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宣傳造勢,騰華滔是真正見識到李牧的宣傳資源有多麼強悍了,別的不說,只是YY的一個彈窗,就能夠覆蓋數千萬級的使用者,依靠這樣的推廣渠道,哪怕拍的再爛,也能斬獲不少票房。
想明白這些,騰華滔頓時拋棄了接其他公司電影的念頭,立刻給寧昊打了個電話。
當初騰華滔能有機會執導《那些年》,還多虧了寧昊在李牧面前鼎力推薦,否則以騰華滔在業內的影響力,李牧根本不可能與他有任何的接觸。
寧昊接到騰華滔的電話,上來便客氣的道喜:“騰師兄,恭喜恭喜啊!你的《那些年》票房簡直牛逼炸了!”
騰華滔急忙謙遜的說:“昊子,你就別拿我開涮了,你也知道,《那些年》能有這麼好的成績,大部分功勞要算在李先生頭上。”
寧昊笑道:“那可不,我那部《瘋狂的石頭》也都是依靠著李先生的幫忙才能順利拍完,我第一次拍戲沒有經驗,預算一直在超,但是他從來沒說過一句質疑的話,還追加了三百萬投資,才讓我那部電影順利完工。”
騰華滔感嘆道:“是啊,如果沒有李先生的幫助,《那些年》這部戲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
說著,騰華滔又道:“昊子,你跟李先生比較熟,麻煩幫我轉達一下,如果什麼時候有其他的戲想給我拍,請李先生儘管丟過來,我一定會用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把他交給我的戲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