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的主張是,公司在上市之前,要先準備一定的股份比例作為期權池,在上市之前完成分配,這樣的話,一旦企業上市,員工的期權轉變為公司的股票,就可以自己在股票市場行權套現。
孔令宇和林清雅對李牧的期權池計劃沒有什麼意見,他們跟著李牧幹了一年多的時間,現在已經是理論身價過億的億萬富翁,對李牧的盲目崇拜幾乎達到了一個巔峰。
於是,李牧大概定了一個計劃,目前他持有牧野科技70%左右的股份,這次等比稀釋10%之後,還剩下65%左右,所以他個人願意拿出5%的股份衝入期權池,這5%,按照現在的估值,整體超過15億美元。
宋亮也好、陳澤、許嘉銘也罷,他們都是牧野科技的投資者,有資本進來,他們等比稀釋沒有問題,但是期權池李牧知道不能再找他們發揚風格,而林清雅、孔令宇他們手裡的股份本來就很少,如果再讓他們捐出一部分來,對他們來說也不公平。
所以李牧才決定,由自己拿出5%的股份成立期權池,然後對這5%的股份進行拆分,以每一個百分點一千萬原始股的方式,把5個點的股份債分成五千萬原始股,五千萬原始股就是整個牧野科技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員工期權池。
訂好期權池的總數之後,李牧要求林清雅牽頭,來制定一個期權分配規則,要根據每一個員工入職的時間、在公司的等級以及在公司的貢獻、kpi考核、特殊貢獻等多個維度來制定,明確出符合不同的條件,可以得到多少對應的期權,以及期權行權所需要的時間。
五千萬原始股不算少數,所以李牧對林清雅提出要求:“目前我們的員工只有一千多人,所以你要對期權池裡的期權進行合理的分配,不能一口氣全花出去,就想存款儲蓄一樣,要有控制。”
林清雅點點頭:“放心吧李總,這個我明白。”
李牧說:“我的想法是,現階段先從期權池拿10%出來,也就是五百萬股,分配給我們現在的一千多位員工,等我們的員工突破三千人,就再拿出10%,突破五千,再拿出10%,等我們上市前,我們再拿出20%,把期權池的一半分出去,剩下的50%就等公司上市之後慢慢分給後期加入的新同事。”
影片對話中的孔令宇說:“boss,一千人分五百萬股已經很高了,現在每股的價值可是33美元,差不多應該在270塊錢左右,哪怕一個員工分到一千股,這也是二十多萬了。”
李牧微微一笑,說:“令宇,期權的價值不是這麼算的。”
影片中的孔令宇和林清雅都看向李牧。
李牧笑道:“你看,目前雖然我們估值330億美元,把5%的股份拆分成五千萬份,每一份確實是33美元,但是在我們上市之前,期權是不允許行權的,所有的員工想套現,要等我們上市,而等我們上市之後,這一股期權的價值,一定遠超33美元。”
說著,李牧又解釋道:“雖然期權池的每一股原始股在現階段價值33美元,但它實際的價值,不是用錢來衡量的,你要記住,按照我們這麼定的話,那每一股原始股的實際價值,就是公司實際價值的十億分之一。”
“如果我們未來的估值不斷提升,那在我們上市之前,市值或許可以達到八百億美元,而等我們正是ipo上市之後,公司的市值可能會突破一千億美元,到那個時候,才是員工兌現期權的視窗,每一份期權原始股,就等於價值一千美元的公司股票,打個比方,如果我們上市後的股價是20美元,那麼每一股原始期權的實際價值就是一千美元,在我們上市之後,員工手裡的每一股原始股,將直接兌換成公司50股的股票。”
孔令宇點了點頭,自嘲一笑,說:“boss,我是野路子出身,說實話不太清楚期權的玩法,尤其是上市之後。”
李牧笑道:“不懂不要緊,把你該負責的業務做好就行了,這一塊也不一定要按照行業的規則,我們可以自己定。”
林清雅這時候問道:“李總,如果我們把起期權池的50%分出去,那麼等我們上市之後,期權池剩下的50%該怎麼操作?也直接轉換成公司的股票嗎?”
李牧點了點頭,道:“沒錯,上市前我們給員工期權,上市後我們就直接給員工股票了。將來按照我剛才的假設,我們上市後的總股本一共有五十億股,那期權池裡剩下的2.5%,就直接變成1.25億公司股票。”
說著,李牧又道:“等我們上市之後,為了吸引人才,我們就要制定一箇中高階人才進入公司後的股票配額,例如,p7的技術人才進來,我們除了薪資待遇之外,再給五千股公司股票,五千股可能價值幾十、上百萬,但是這五千股的行權要有時間限制,分幾年行權,藉此來把人才更長久的跟公司繫結在一起。”
林清雅點頭道:“明白了李總,我們到時候就把行權總期限定為三年,員工在正式入職一年後可以有一次行權機會,行權總額不得超過總持股數的三分之一;滿兩年再行權三分之一;滿三年行權剩下的三分之一。”
……
ps:累到不行,今晚欠大家一章,明天爭取補上來。找本站搜尋"筆趣閣CM" 或輸入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