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佩奇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盡全力將現實社會中的一切數字化。
他在大學受到圖書館模式的啟發,建立了搜尋引擎、建立了谷歌,在建立谷歌之後,他先後投資超過四億美元,用了十年的時間,來將世界上兩千多萬種實體圖書數字化,由此誕生了谷歌圖書;
除此之外,他上世紀就嘗試著用一臺行動式攝像機,駕車沿途拍攝照片,按照他當時的方式,每開出百米就停下來拍攝幾張照片,然後再將這些照片傳至計算機裡,由此,他萌生了將全世界的街景都數字化並且在網上供使用者瀏覽的想法,於是在若干年後,谷歌街景釋出,透過無數的谷歌街景車,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在網上欣賞幾十個國家、成千上萬個城市、數以百萬條街道的風景。
而後,他利用更先進的衛星以及航拍技術,給地球拍了一張360度的“照片”,然後誕生了谷歌地球。
眼下,拉里·佩奇正在進行他的第一個大規模數字化嘗試——谷歌圖書。
拉里·佩奇覺得,這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人抱有和他一樣瘋狂的想法,把全世界的圖書數字化,然後傳到網際網路上。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李牧僅僅透過自己的幾句比喻,就把這個模式當做是給自己的建議說了出來。
這讓拉里·佩奇有些緊張,也有些尷尬。
緊張是他擔心李牧也會對這樣的模式感興趣,谷歌現在做這樣的事情,不比牧野科技有優勢,而且現在才剛開始起步,如果牧野科技也做,那麼很容易迎頭趕上;
尷尬,則是因為他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李牧,首先他不想告訴李牧,谷歌其實已經在做這件事情,但是,如果不告訴李牧,將來自己推出谷歌圖書的時候,李牧一定會覺得自己是受了他的啟發,那這就太讓人尷尬了。
像拉里·佩奇這樣較真的人,很在乎創意的源頭,他不希望有一天自己的谷歌圖書計劃,會被人誤解成自己剽竊了他人的創意。
仔細想了片刻,拉里·佩奇才下定決心,對李牧說:“李先生,我跟你透露一個秘密訊息,谷歌圖書的專案已經在運作了,目的就是像你剛才所說的那樣,把整個現實世界的圖書搬到網上去。”
李牧故作驚訝的說:“那這個工作量可真是非常浩大了!”
拉里·佩奇點了點頭,笑著說:“浩大也不要緊,這是我人生中少有的幾個夢想之一,哪怕傾盡一切,我也要完成它。”
拉里·佩奇故意說得堅決,他希望李牧最好是別對這個專案感興趣,如果真的感興趣,那當他知道自己在為這個專案傾盡全力之後,應該也會有所退縮。
李牧淡然一笑,對拉里·佩奇說:“這是個偉大的夢想,我覺得你一定可以實現。”
拉里·佩奇鬆了口氣,笑著說:“牧野科技也一樣很偉大,我覺得,YY有機會成為未來網際網路世界裡,承載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核心產品,這種承載是可以做到不分國界的,如果YY走的順暢,它甚至可以承載全人類的線上交流。”
李牧謙遜的笑道:“佩奇先生,承載全人類的目標太遠大了,我現在其實只想把美國市場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