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牧野科技的層面來看這個問題,投資與收購能為牧野科技快速解決橫向發展和戰略佈局的問題,如果李牧想像後世的騰訓那樣,把遊戲業務做大做強,就可以著手收購遊戲開發公司,如果李牧想給牧野科技的生態閉環內增加一款例如360安全衛士的安全軟體,也可以直接收購一個從事安全軟體研發的公司,然後把它的產品拿過來二次開發,就可以快速拿出成熟的產品;如果想再增加一個下載工具,那就直接收購網路螞蟻或者網際快車。
李牧對金融操作的需求不只是註冊離岸公司、執行離岸交易、籌備融資甚至上市這麼簡單,更需要一個善於對外花錢,並且能夠以公司業務為核心,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的人,有這樣的人做自己的左膀右臂,一旦開始對外的資本運作,在精準的眼光與操作下,公司的發展速度可以更上一層樓。
騰訓的崛起有一個讓很多人又愛又恨的經典套路,就是他的投資策略,它的前期崛起靠模仿,但在具備一定實力之後它就已經不屑於模仿了,模仿太累,而且每天都有這麼多的新模式誕生,全靠模仿根本忙不過來,所以它真正牛逼的經典套路就是金融資本操作,一旦有它感興趣的業務或者產品,它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會直接進行投資或收購;如果對方拒絕自己的投資或收購,騰訓也有自己完整的應對策略,首選是立刻轉而投另一個同型別公司,給它錢、給它資源,讓它快速崛起從而把之前拒絕自己的公司幹掉,如果這樣還不行,那就自己幹。
成立十幾年的時間,騰訓就投了上百家公司,投資網路文學、投資滴滴打車、投資京東、投資美麗說、投資大眾點評、投資餓了麼、投資bilibili、微影時代等等公司,繼而使得自己在全網所有的業務線裡都有或多或少的參與和佔比。
到2016年,如果還想找出一個騰訓沒有涉足的網際網路領域幾乎是難如登天,騰訓也是用這種方式來保持自己的多元化發展,如果全靠騰訓自己一點點開疆拓土,它根本不可能有日後數千億美元市值的成就,由此可見金融資本操作的重要性。
李牧也意識到自己的精力越來越難以應對多元化發展的網際網路產業,所以他現在亟需丁正林這種眼光獨到、成功率高的高手加盟,如果有他這樣的人為自己在外橫刀立馬、開疆拓土,以後自己的所有精力就會逐漸從各大產品身上回收,在不久的將來,穩固的老業務他不會再多過問,成型的新業務在穩定發展之後,也會慢慢交給其他有能力的人來代勞,他在下一個階段要做的,是把眼光放到大戰略層面,把精力聚焦到YY和淘寶這兩個堪稱核反應堆的產品上,只要這兩個產品保持強勁,它就能夠滋養起無數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工廠”,一旦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來臨,再籌建第三個核反應堆——微信,微信的時代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也是資料的時代,到時候也能啟動第四臺核反應堆——雲端計算業務。
一旦讓李牧把這四臺核反應堆啟動起來並且做大做強,李牧就可以在網際網路世界無所不能。
於是,李牧也不拐彎抹角,而是鄭重其事的問丁正林:“如果我邀請你做牧野科技的投資部總監,你有沒有興趣?”
丁正林愣了愣,看著李牧半晌沒說話,心裡卻終於恍然大悟,他終於明白李牧一開始那句隱晦的話裡到底是什麼意思,不是在上市之前停幾站,而是在上市還會有多少人上車,原來他是這個意思!
丁正林並沒有考慮要換工作,他一直覺得自己適合金融投資這個行業,而且紅杉作為最知名的跨國VC,確實是一個無可挑剔的發展平臺,在紅杉這個超級金融巨人面前,牧野科技還有些上不來臺面,所以李牧的提議,對他來說並不具備真正的吸引力。
錯愕片刻,丁正林認真的說:“李總,感謝您的賞識,但是我現在真的沒有換工作的打算。”
李牧對這個回答並不驚訝,而是問他:“能說說原因嗎?”
丁正林說:“紅杉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平臺,我覺得在這個平臺下能夠最大程度的施展和實現我自己的抱負。”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