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完美時代> 第五百三十章 專業人才都是偏執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三十章 專業人才都是偏執狂 (2 / 2)

說到這裡,陳同話鋒一轉,說:“不過,我個人覺得,網際網路行業終究還是會進入內容為王的時代,我並不是說流量和渠道不重要,只是想說,其實我們暫時拋開流量和渠道的桎梏去分析問題的話,其實道理非常簡單:你提供給使用者的內容越好,你的網站就會有更高的使用者粘度,隨即也就會自然而然的獲得更高的使用者留存率,這樣一來,再輔以各種運營手段,網站的使用者就能夠不斷沉澱,最終還是會得到龐大的流量。”

“我們做新浪網的時候就意識到,網際網路使用者在關注新聞的時候,想要的並不是和各種新聞節目以及各大報紙一樣的內容,新聞節目受時長和播放週期的限制,它們很難在某個單獨版塊的新聞上持續不斷的投入精力去報道,而報紙雖然版塊劃分詳細,內容也非常充盈,但是它的時效性更低,最新的訊息傳遞至少也要隔一天的發行週期,而且這兩種新聞模式都受限於製作週期較長、製作成本較高的影響,時效性也就更差了,對重大新聞的及時反饋能力很弱。”

“對普通使用者來說,新聞節目和報紙已經可以滿足他們對新聞的追求,但是對網際網路使用者來說,他們習慣了高效與高速,新聞節目和報紙對他們來說,時效性就慢的有些難以忍受,比如去年震驚全球的911事件,各種新聞鋪天蓋地,但是時效性不足、持續性不足是最大的問題,使用者對這起事件極度關注,以至於他希望每隔幾分鐘就能夠得到最新的事態進展。

雖然當時的中央臺也有底部滾動的文字快訊,但是他們的展示方式是單向的,使用者無法自定義查詢和接受自己想要的內容,所以我們在新浪推出了7*24小時的滾動新聞,用最快的頻率重新整理事件的最新進展,當使用者在新浪閘道器注911事件的時候,他們可以看到一個以分鐘為單位的完整新聞紀錄,從事件誕生的那一刻起,到當前最新資訊,整個事態的發展在新浪網上便有了一個無比清晰的梳理,這是其他網站所不具備的。”

“正是因為我們有這樣快速、全面、準確、客觀的內容,所以才讓新浪網的流量不斷提升、使用者數量不斷提升,這就是新浪網成功的最大依仗。”

接下來,陳同又在內容層面上給大家講述了一些更加深入的理解,臺下的李牧默默聽著,對他的見解可以說是部分贊同。

網際網路世界會經歷一系列XX為王的時代,不只是流量和渠道為王,內容、產品和模式、生態、閉環都曾經成為網際網路行業裡的熱詞,網際網路最終不會選擇在某一個層面進行沉澱,而是會有明確的職能與領域劃分,在綜合及垂直門戶領域、在網際網路泛娛樂層面,必然是內容為王;但是在即時通訊、電子商務、O2O等大層面上,一定是平臺為王;在電腦保安、各種垂直軟體領域,又會變成產品為王。

陳同是做內容出身的,所以難免會把內容的作用過度神化,他有這種特性,可以把新浪網做得很好,但是如果讓他帶著這種特性去做360安全衛士,就算給他全套的產品思路,恐怕他最後連一千萬裝機量都做不出來,如果讓他在移動網際網路到來的時代去做微信,那麼一定是被別人摘桃、自己死翹翹的悲慘結局,如果讓他做智慧手機,那恐怕就更呵呵了,沒準給他蘋果的構思,他最終做出來的確實一個Kindle。

不過李牧也很明白,專業的高階人才都是偏執狂,所以才很少有全面型的高階人才,越在某一個方面偏執,就越有可能把某一方面做到極致,但如果讓他做其他的,恐怕效果反而會比一般人更差。

陳同講到中間時,不經意間發現了坐在會議室最後的李牧,他曾看過3321的相關報道,一眼就把李牧認了出來,他沒想到李牧竟然也會出現在這裡,這讓他在臺上有些許的錯愕,但好在他調整的非常快,很快又重新投入到自己的PPT之中。

李牧坐在會議室裡一直聽到最後,等陳同講完之後,他和其他人一同起立,為陳同的精彩演講鼓掌,陳同今天把網際網路內容的重要性清晰的傳達給了在座的所有員工,讓每一個人都覺得大有收穫,劉鏹東走到陳同的跟前,說:“陳師兄,待會兒晚點走,晚上李牧想請你吃頓飯,也沒別人,就咱們三個人大校友。”

陳同更加詫異。

他並沒有想到李牧會想挖自己,因為他現在還不知道李牧對構建自有入口網站的計劃,他本能的覺得,自己跟李牧之間差了不知道多少個量級,李牧為什麼來聽自己的演講,而且還要請自己吃飯?難倒他是想借機從自己這裡套取一些新浪的情況?亦或者是想透過自己,向新浪傳達某些訊息?

思前想後,陳同還是點了點頭,說:“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話說的很客氣,陳同心裡想的,卻是希望能夠透過和李牧的接觸,弄清楚他對新浪的態度。(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