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月華對李牧的第一印象很好,也可能是因為聽說了李牧一些事蹟的緣故,她早就有了李牧是一個才子的印象,所以一見面,看他容貌氣質都非常不錯,就更讓她覺得李牧才貌兼具,非常難得。
王少華也是一樣,李牧並不是那種白白淨淨、弱不禁風的白面書生,而是看著比同齡人要沉穩的多。
兩人都跟李牧點頭示意,大家在飯桌前坐下之後,蘇月華笑著說:“以前就在電視上見過你,知道你和映雪都在人大讀書,但當時並沒有太留意,沒想到你跟映雪竟然還是高中同學。”
蘇月華雖然知道李牧和蘇映雪是男女朋友關係,但是卻故意沒有說出口,而是把兩人的同學關係提了出來,其實也是變相的釋放出一個態度,她不太想一上來就直接承認兩人的這種早戀關係。
李牧微笑著說:“我跟映雪高一就在一個班,本來考大學的時候,我也想跟她填一個專業的,但我考的分數不行,沒能選上。”
王少華看了李牧一眼,微微一笑沒多說話,但對李牧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李牧這話裡的意思其實也很直白,自己就是奔著蘇映雪來的,從高中奔到現在,也是隱晦的在證明自己對蘇映雪的感情。
蘇月華也聽出李牧的這層意思,笑著問他:“小李,你家裡幾口人?”
李牧說:“三口,我是獨生子。”
蘇月華點了點頭,又問:“你爸媽都在海州嗎?”
李牧說:“都在,土生土長的海州人。”
蘇月華說:“我看你年紀也不大,家裡又只有你一個,父母應該也就四十出頭吧?”
李牧點點頭:“我爸媽結婚早,生我也早,今年我爸四十一,我媽四十。”
蘇月華眉頭微微一皺,隨即便笑著說:“那你爸媽確實很年輕,他們是做什麼的?”
蘇月華此時正在心裡推斷李牧父母的職業,如果李牧出生的時候,他爸爸才二十二歲,媽媽才二十一歲,那麼她就可以斷定李牧的爸媽沒有上過大學,最多也就是個高中學歷。
蘇月華兄妹四個,上面兩個哥哥,下面一個妹妹,四個人全部都是大學畢業,不光是他們,連他們的父母也都是建國前的大學生,可謂是書香門第,要說這四家人將來找親家,錢不是第一位的,而對方家庭的受教育程度可能才是他們最在意的。
不過蘇月華倒也沒有因為這一點對李牧有什麼不好的看法,畢竟李牧是人大的學生,單從這一點看,他跟蘇映雪是登對的。
對於蘇月華的問題,李牧也沒遮掩:“我爸媽以前是西嶺煤礦的職工,去年下崗了,就在海州開了個服裝店。”
蘇月華輕輕點了點頭,眼神多少有些藏不住的失望。
這幾年下崗浪潮一波比一波洶湧,尤其是國有製造企業、能源企業,男職工下崗十有四五、女職工下崗十有八九,本來煤礦就不是什麼好單位,夫妻兩人又雙雙下崗,反觀自己二哥一家,二哥前段時間剛提正,海州市局一把手,對他那個年紀的人來說,混到這個地步已經很了不得了,而她嫂子也是國家公務員,而且還是科級幹部,李牧的父母和蘇映雪的父母一對比,這就實在是有些差距了。
再說開服裝店的這個事兒,蘇月華一聽開服裝店四個字,就不由自主的聯想到海州街邊巷尾那種專賣劣質服裝的小店,所以心裡這種落差感也就更大了幾分。
蘇月華不好不作回應,便隨口問了一句:“開服裝店應該還是挺賺錢的吧。”
話是這麼說,可她心裡卻不這麼想,一家服裝店,在海州那種地方,一年能賺兩三萬也就燒高香了吧?
蘇映雪意識到姑姑可能對李牧的家庭情況有些不滿意,急忙裝作無心的隨口說道:“姑,李牧爸媽非常有眼光,在海州先是開了一家美特斯邦威的專賣店,後來又開了一家森馬。”
蘇月華愣了愣,這兩個牌子她雖然不穿,但因為女兒喜歡,也經常陪女兒去逛,這兩家店現在應該是年輕人最喜歡的品牌了,所以每次去生意都非常好,尤其是週末,去了連試衣間都要排隊。
雖然不做生意,但蘇月華對這種加盟品牌專賣店也有所耳聞,如果在燕京,開一家店估計要上百萬,就算是在海州那種小城市,開一家店也得幾十萬才能拿得下來吧?
想到這裡,她對李牧的家庭充滿好奇,這年頭,想知道工人能賺多少錢,只需要知道三個資訊就能夠推測的出來:地方、企業、職位,首先是海州,海州的人均工資不過千,煤炭企業可能稍微好一些,但工資也不會比普通工資高出太多,而且最重要的是,李牧的爸媽已經下崗了,這就證明他們的職位並不高,估計兩口子在崗的時候,加在一起一個月也就撐死了兩千塊錢,這種收入水平的家庭,怎麼能用資金在下崗之後連開兩家專賣店?
蘇月華怎麼都想不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