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老男孩》,李牧也確實不太捨得給他們,因為這首歌的曲子自己太喜歡,而且也曾經真的打動過自己。
當初筷子兄弟憑藉微電影《老男孩》以及這首同名歌曲,在網路上創造了一個奇蹟,微電影的播放次數將近兩億,這首《老男孩》在網上的播放次數、在KTV裡的點唱次數更是高到無法統計。
拋開微電影不談,《老男孩》這首歌單拿出來也絕對是一部上乘佳作,首先它的作曲是RB創作歌手大橋卓彌寫的,原版名為《ありがとう》中文譯為“感謝”,曾經在RB獲得過優秀作品獎等一系列獎項。
不僅曲是一流的,中文歌詞也是一流,歌詞通篇圍繞“夢想”這個年輕人最敏感也最執著的話題,每一個年輕著的和年輕過的人都有過自己的夢想,但絕大多數人最後要向生活妥協,撿起了生活中的苟且,拋棄了生活中的夢想,而這首歌,就是在試圖喚醒那些放棄了夢想的人,讓他們別再麻木、別再繼續流失當年的熱血。
這也是為什麼《老男孩》微電影與主題曲都那麼觸動人心的關鍵所在!
雖然張克軒他們不曾看過《老男孩》微電影,但李牧的這首歌依舊讓他們感動不已。
這首歌的歌詞,乍一聽,主題就是一個巨大的問句:你的夢想實現了嗎?
再仔細聽,它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夢想如果還沒實現,現在重新去追求也絕不會晚!
所以,這也是一首實打實的勵志歌曲。
有人說《老男孩》適合那些人到中年的聽眾,但實際上,這首歌能夠引起所有心懷夢想的人在心底產生共鳴,即便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也依舊會被這首歌傳達的思想所感動。
簡單計劃四人感動更欣喜,李牧一遍唱完,紛紛請他再唱一遍。
李牧找來紙筆,遞給張克軒:“我再唱兩遍,你順便把歌詞還有和絃譜記下來。”
“好!”張克軒激動的點點頭,他是樂隊的主唱,所以,每一次從李牧這裡得到好歌,他總要比其他三人更加興奮一些,因為這些歌從李牧的口中唱出,緊接著就要透過自己的喉嚨,去唱給大眾。
李牧唱了兩遍,張克軒也把歌詞以及和絃記得差不多了,曲調也基本印在了他的腦海之中,李牧隨即把吉他遞給他:“你唱一遍吧。”
張克軒接過吉他,清了清嗓,邊彈邊唱。
歌詞有幾句小錯誤,李牧直接拿筆就做了改正,和絃譜和曲調沒有出差錯,再次證明張克軒的樂感很好。
張克軒唱完一遍之後,李牧指點道:“這首歌在開始的主歌部分,你一定要把嗓子放亮,越清澈透亮越好,這首歌並非無病**,所以儘量別拿沙啞煙嗓的唱腔。”
張克軒一臉受教的輕輕點頭,問:“副歌呢?”
“副歌要有力量。”李牧道:“你就把這首歌的主歌部分理解成敘述,你在向聽眾敘述你的經歷,心態要平和;副歌部分把爆發力展現出來,這部分你理解成質問,是你在向聽眾們質問,他們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難道只能拿來祭奠了嗎?你就心甘情願放棄自己的夢想嗎?這個時候,你越能展現出力量,你的‘質問’也就越能觸動人心,不僅要讓聽眾感動,還要讓他們羞愧、讓他們重燃鬥志!”
上一世,《老男孩》這首歌其實可以比電影更火,但後來在主流媒體上越來越少見這首歌的蹤影,即便是筷子兄弟的演出裡也幾乎不再唱這首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並沒有真正拿到曲作者大橋卓彌的授權,日方唱片公司把這首歌的中文改編權授權給了另外一個華語歌手。
現在,《老男孩》給到了簡單計劃的手裡,李牧希望他們能夠用他們獨特的優勢,去讓這首歌更加的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