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營的人馬來了只有六十人,比預想中的少一些。這是俞進的安排,他認為在柳林村多少都要給他留下一、二十個擁有真正戰鬥力的人手。
六十人就六十人吧,總比沒有的好。
六十人按正常的編制來說,剛好就是一個五十人隊外加一什人。從五十人隊的隊長都伯開始,這個隊長就不再編入五十人的隊伍當中,實際也就是六十一人。
劉顯這現在也只能打著劉府商隊的旗號,關於編制方面的稱謂,自然不能按官府方面來。
所以,劉顯在商隊裡基本取消了伍人制的最基本的建制,也就是不再設這個伍長了。直接就是什長一個副什長,這什長及副什長,劉顯讓人稱為小隊長、小隊副,一個小隊總共就是十人。
這樣,其實就相當於後世的軍隊中的一個班的建制差不多。
劉顯這樣也是為了今後成軍的時候做準備的。現在從無到有,隊伍可朔性強,他要組建的是敢打能戰,有思想有紀律的隊伍,並非現在這個時代當中的那些一般意義上的官兵或是別的遊兵散勇。
所以,現在劉顯就直接從最為基層的人馬開始著手開始。
劉顯要讓劉府商隊,從一開始就是一支真正的有思想有靈魂的隊伍。
以人為本,讓每一個劉府商隊的隊員都能夠有一種現在建隊以後建軍的參與感、榮耀感、歸屬感、責任感。
因此,劉顯給俞進寫了不少東西,都是有關於如何組建劉府商隊,以後建軍的一些想法。當中有一些東西,是劉顯命令一定要執行實行的。
這個如何搞呢?其實就是讓每一個最基礎的隊員,從一進入隊伍之後,他們就開始肩護起一定的責任及義務。
比如,這一個小隊,十個人。小隊長及小隊副隊長,劉顯現在先讓俞進根據他們每十個人的情況,暫時任命,確定隊長、副隊長。隊長及副隊長的職責,自然就是管理餘下的八個隊員,平時負責訓練,戰事負責帶領小隊參戰。
而餘下的八個隊員呢,先選出兩個機警機伶的隊員作為偵察兵,也就是探子吧。這兩個人,沒事就負責一般的放哨任務,有事就會離隊先去偵察情況。
再選出一個作為傳令兵,這個傳令兵,要有一定的記性以及口齒伶俐。平時一個小隊單獨行動的時候,這個傳令兵就可以及時的將情況向上面報告傳話,或是向小隊長轉達上面的命令。
此外,還有兩個小隊伙伕,伙伕亦分主次,這兩人,平時負責這一個小隊的吃喝問題。基本上,劉顯以後會給每一個小隊都配上一個鍋。平時在柳林村,或是訓練時,在某處駐紮時,跟著大部隊時,這些伙伕用不上,但是,如果是小隊外出執行任務,單獨外出作戰的時候,他們就得要負責一個小隊的吃喝等問題。另外,這兩人也要協助小隊長及小隊副隊長統計小隊的物資等等。
這樣,餘下三人,也有他們個人負責的事務,這三人,亦是中堅力量,戰鬥的時候,衝鋒衝殺在前的突擊隊員。所以,平時會負責一些重要的事務,但更主要的,就是訓練。
劉顯這樣,從一開始就讓加入了劉府商隊的隊員都有屬於他們個人所要負責成擔的事務,讓他們從一開始就切身的體會到他們是這個團隊的一員。
當然,現在他們在柳林村,更主要的就是一起集體訓練,訓練他們的團隊意識,訓練他們的協同作戰的能力。
劉顯覺得,這個三國時代不同於後世,以後打仗,基本上都是拿著刀槍砍殺的,要比後世熱武器時代顯得更熱血殘忍,刀刀到肉,下下見血的。如此,軍隊士兵互相之間的協同作戰,這就顯得更加的重要了。
劉顯現在還沒有那樣的條件來分兵種,沒能專門的訓練槍兵或是刀兵什麼的,所以,眼下可以讓隊員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又或是所擅長使用的武器,或刀或劍,又或是長槍長矛。善用弓箭者,劉顯會特別的重視,會特意抽調出來,打算要成立一支弓箭兵隊伍。
這個時代,具有遠端殺傷力的就是弓箭。在這樣的面對面衝殺的戰爭當中,弓箭的威懾力是極大的。
劉顯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自己現在居然得到了黃忠。這個三國時代最強的用箭高手,有了他,劉顯可以想象,自己的弓箭兵隊伍由黃忠所統率的話,這將會發揮出多大的能量來?哈,如果有一支強力的弓箭隊伍,就憑弓箭就可橫掃天下啊。
嗯,談這些,也只是說說劉顯現在是如何組建隊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