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經》內容博大,涉及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等。
還構築了早期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陰陽五行學說勾勒了一個理想社會圖景,提出了一套“無為而無不為”統治術;提出了修道的教徒的修身養性術;提出了財產共有、自食其力的善惡報應觀念,指出只有人們信修正道,方可斷除災異而得道成仙;也反映了平均主義和平等理想的樸素民本思想。
……
奇書!這還真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奇書啊。
別的先不說,就是太平經內所提出來的平均主義和平等理想的樸素民本思想。張則就覺得跟後世的一些先進主義思想極為符合。可以說簡直就是超前了。
當然,這只是一種思想,一種理想。而張角可能就是這一種思想、理想的實踐者。結果如何,現在已經可以看到了。失敗了。
但這些對於劉顯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
不管太平經給人所構建的世界是一個如何讓人嚮往的太平世界,也不管太平經提出瞭如何的統治術來統治管理這個世界,還有不管太平經提出瞭如何去教化世人,提出什麼的財產共有,什麼的善惡有報的觀念。
劉顯覺得這些全都是虛的。
那樣的世界並不存在,那麼所有的一切亦不會存在。
那一切都是幻想,只是一種理想。而所謂的平鈞主義、平等理想,永遠也只都是一種理想,只要是人類世界,就永遠都不可能做得到真正的平鈞平等。
最多就是儘可能的做到相對的平鈞平等,從客觀上、意識形態上的做到平鈞平等。但實際上,每一個人都知道,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那種真正的人人平鈞平等。
比如,人的確是生老病死,每一個人都逃脫不了這一個天地自然的框架,從廣義上來說,這的確就是一種天地自然之道的平等,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沒有人能夠例外,有生就必有死。從超然的角度來講,這就是人人眾生平等。
可從狹義上來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同樣的人卻有不同的命運。每一個人出生不同,那麼就代表著從出生之後,就已經不平等。有人出生富貴,人生下來就可以享受得到別人一輩子都沒法得到的東西。而有些人,一出生就是貧苦卑賤。
每一個人,生存環境不同,所能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就造成了他們的性格、能力等等的不同。以後所從事的工作不同,工作崗位不同,收穫的不同。那麼所享受享有的就不同,成就就不同。
哪怕是一對雙胞胎,出生相同,所受教育所能享受到的資源相同,但他們的性格、能力也會不同,將來所從事的工作以及成就也會不同。
有人生來天生聰明伶俐,有人卻生性愚笨。有人天生相貌端正帥氣英俊,有人卻天生殘疾又聾又啞。
如此多的不同,又如何能夠去做得到真正的平鈞平等的一個大同世界?
這樣的世界,以前不會有,現在不會有,將來也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