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漢霸主> 第四十五章 張角的書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五章 張角的書信 (2 / 2)

特麼的太驚人了啊,如果這封張角的書信上所寫的是真實的話,那麼這個東漢未年的一些歷史恐怕都要改寫啊。起碼,這些都是無比驚人的秘辛。

“吾徒顯兒黃天親啟:非為師刻意化名梁覺隱瞞身份欺騙吾徒,實乃為了吾徒性命安全而為。為師青年時,曾四處遊學,整個河北冀州之地都曾到過,落泊於蠡吾偶遇蠡吾侯之子志,志雖年少,卻與角結交,志富施以錢帛。不久,志便被選進宮,登基為帝。時朝中為梁太后及外戚大將軍梁冀執政當權,角有心助之,卻不得其門而入,進京求官不得。倒是再見到帝志,認出角來。惜嘆身為帝君,卻無力為角爭一官職。角悻然離京……”

劉顯真的很驚訝,他真的沒有想過,黃巾起義的首領,太平道教教主張角,居然跟桓帝是相識的,並且還有過一段交情。

接下來,就是張角遇于吉,于吉送太平經給張角。張角便創立了太平道,一直過了很久,張角都跟桓帝沒有什麼的聯絡,也不可能見面了。

張角最初創立太平道教,並沒有起兵造反的念頭。直到桓帝密召張角進京,卻是桓帝臨死前將擬好的聖旨,詔廮陶王劉悝進京繼任皇帝大位的聖旨交給了張角,也就是現在劉顯身上的先帝遺詔。

這原來是桓帝發現自己病重,料想命將不久矣才做的安排。

但那時,他發現自己身邊竟然已經無人可用,整個朝政大權都落到了皇后竇妙及其兄大將軍竇武手裡。他想到自己少兒時登基後,深受梁太后及其兄把持大漢朝政之苦,不想歷史重演,作為大漢皇帝,他在位其間,雖沒什麼作為,可也不想自家大漢江山就此被梁太后及外戚把持,不想自家大漢江山就此衰落敗亡。

桓帝想來想去,也就只有少兒時結識的張角,已經創立太平道,且規模已經不少的張角。如此才密詔找來張角,把那份聖旨交給張角,請求張角把聖旨送給其弟手上,並輔助其弟劉悝登上帝位,到時,太平道都便可封為國教。

但可惜,沒等張角把先帝遺詔送到劉悝手上,桓帝駕崩,竇太后及大將軍竇武的動作太快,早早就擁立了劉宏為帝,大漢朝廷局勢也很快就穩定了下來。

如此,先帝遺詔就沒有什麼用了。再送到劉悝的手上,反而會害死劉悝。

然後張角覺得,想完成桓帝生前心願,輔助劉悝登上九王,就必須要鬥倒竇太后、竇武。但他覺得力量不夠,就開始大力發展太平道教,開始大力發展太平道教眾。

……

此後的事,基本也就如歷史上的那樣了。

這裡,劉顯推敲了一下時間。發現還真的是這麼的一個狀況。

桓帝是168年病逝的,而張角是168年才開始發展廣收太平道教徒。

這裡面,看似是巧合,沒想到,竟然也有這樣的一個驚人原因在內。

這個想想似乎也是這樣的道理。張角創立太平道教,一開始並非是為了造反,直到桓帝駕崩後,他才大力發展太平道,但那時,他應該也只是想要鬥倒竇太后及大將軍竇武。

這其中的目的,就是為了為劉悝奪回皇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