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齊帝業> 第三百七十七章國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七十七章國策 (3 / 3)

高緯從善如流,他也知道這幾年連年征戰,百姓已困頓不堪,尤其是淮北淮南,作為大齊糧倉和後方,被壓榨的苦不堪言,休養生息是十分必要的。

對於百姓而言,腳底的釘子永遠比門外的老虎更讓人憎恨。一邊對百姓敲骨吸髓,一邊跟他們描述什麼復興大業,只會讓他們更加厭惡。

你帝王權貴的宏圖大業與我等窮苦百姓何干?我只知道你是在想辦法掏空我家裡最後一枚銅板、最後一粒糧食!

不如去迎敵軍來,說不定對面的皇帝比你這個皇帝做得更好嘞?

由於大齊還算武德充沛,周國這個心腹大患也被趕到了蜀中等死,從來只有高緯欺負別國的分,哪有別國欺負自己?

所以當國內上下矛盾激烈,那些後世常用的一些“都是XX國的錯”、“是女人吃了你們”的自欺欺人轉移矛盾的藉口也說不出口了。

不過高緯還是有所保留的,他想了想,說:

“先熬完春夏秋三季再說,雖說朕也不願意勞民傷財,可有些要緊的地方,該要人還是得要人。”

見蘇威一張臉垮了起來,他加重了語氣。

“你放心,朕從內帑裡掏錢,一個大子也不會要你們的!”

江淮是北齊的糧倉,疏通漕運至關重要,別的地方可以停,江淮的不能停,而且在高緯的計劃裡,做這些事的耗費也都不大,畢竟基礎擺在哪裡!

三國至兩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動盪,常常有大規模戰事發生。漕運大大降低了糧食物資的調集難度和運輸成本。

曹魏多次於淮河上游偏西之處,利用汝、潁、洧、渠四水,開賈侯渠、討虜渠、淮陽渠和百丈渠,這一運河網東西溝通江淮,便於運兵運糧、屯田積穀。

東晉時,為改善江淮間的運輸條件,曾對邗溝進行多次整治。同時還於彭城之北開挖人工渠,使汶、濟、泗諸水相通,泗水過彭城西,入汴通黃河。

北魏經略江淮時,於水道之沿岸建立12處倉庫,儲漕糧以供軍需。

這些基礎設施大多完好,拾掇拾掇,拿來就能用,很方便,不需要太多人。而另一邊,高緯命楊素在洛陽修繕官倉,造船、整軍、備武,也需要人力物力的供應。

可以說,通漕運、修倉儲已經成為了高緯制定的國策,它在高緯心目中的優先順序,甚至還在滅陳之上!

由於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 閱讀最新章節。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北齊帝業更新,第三百七十七章國策免費閱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