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齊帝業> 第三百六十六章王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六章王道 (2 / 2)

說完,他略有深意地看了高珩一眼:“孫子兵法有云,凡用兵之道,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才,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項羽和劉邦對峙許久,四面開戰,看似雙方維持著平局,實際項羽已然落入下風,楚軍千里征戰,後勤尤其繁重,項羽為了打敗劉邦,不惜橫徵暴斂、結怨於楚地百姓,彭越、盧綰等將又突入楚地,攻城拔寨,讓楚軍煩不勝煩。不光如此,盧綰還乘機收攏楚民,推行漢政,使楚民爭相歸附,項羽人心盡失!這也是為什麼數十萬楚軍,越打越無力,越打越疲軟的緣故……當劉邦要他死的時候,他不一定會死,可是如果他自己治下的百姓都希望他死了,那他就絕對活不成了!”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漢高祖真是吃透了這個道理啊,”蘇威見太子陷入思考,循循善誘道:“太子聽過陛下說三國,想必也知道劉皇叔‘每與操反,大事可成’,項羽對士民視若牛馬,漢高祖對百姓稍微好一點,項羽就落入了下風了。”

“項羽果真如史書記載的一般?須知史書也是人寫的,寫史書的人就一定會不偏不倚,客觀公正嗎?”太子心裡已經信服了一半,卻依舊辯駁說道。

蘇威搖搖頭:“史書是不會錯的。”

“那司馬公還說,劉邦是他母親和龍生出來的呢!神武帝也是開國天子,難道他也是龍生出來的嗎?”

“帝王將相的出生可以神話,但史實卻是無可辯駁的,”蘇威微笑:“彭越擊外黃,外黃子民降附,項羽復克外黃,按照以前的習慣,將外黃十五歲以上的男子盡數驅趕到城東,準備全部坑殺。外黃一稚子在項羽面前勸說,言道彭越強攻外黃,外黃不得已而屈從,就是為了等待大王到來,不料大王一來,又要把人全部坑殺,從此以後百姓們哪裡還肯歸降大王呢?項羽一聽有理,就赦免了那些百姓。”

蘇威面露嘲諷之色:“外黃小兒都明白的道理,項羽活到二十八歲居然還不明白,這樣的人也敢稱王稱霸,離死不遠了!”

高珩心悅誠服,接著反問道:“項羽固然氣量狹小,不能容人,劉邦難道就好很多嗎,韓信這樣的大將最終都免不了鳥盡弓藏的下場,他真的稱得上明主嗎?”

蘇威依然是一副高深莫測的臭屁模樣,他搖搖頭說:“昔日有人上疏舉報韓信謀反,第一個跳出來勸劉邦殺了韓信的難道不是韓信昔日的部下嗎?可見韓信確有取死之道。”

“從漢高祖的立場上看,光是他坐觀滎陽成敗,拒不發兵就已經足以讓他死無葬身之地了……更別說後來韓信還在田氏一族答應歸降的情況下出兵,害死了酈食其,導致齊地動亂,漢軍差點陷入腹背受敵的情境,他擁兵自重不說,還伸手向漢高祖討要爵位,換成是殿下,殿下豈能容忍這樣的臣子?”

“從漢軍將帥們的眼裡,韓信不救滎陽,致使記信、周苛這些人慘遭殺害,記信等人的好友親朋豈能不恨韓信?此為一!韓信屢拒詔令按兵不動,等他願意出兵,楚漢之勢已成定局了,致使他麾下的將領失去了一大把獲取功勞的機會……更不用說,諸多將領和項羽拼命打生打死,打到項羽敗亡還連個爵位都沒有,而韓信在後面什麼也沒幹,擁兵自重就撈到一個王爵,將領士卒豈能沒有怨言?”

“他從小兵一躍而為大將,漢高祖將自己的後背都託付給了他,漢高祖對他難道還不夠好嗎?而當漢高祖深陷重圍的時候,他哪怕是有一丁點的情分在心裡,也會立即出兵勤王,他卻擁兵自重、坐觀成敗,這樣的人,就算有再大的才幹也不能用了!”

高珩思忖片刻,也搖了搖頭說道:“這樣的人,恐怕孤也是要欲除之而後快的,那漢高祖為什麼不早早處置了他呢?他既然能在韓信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拿了他的兵符,就能在韓信不知情的狀況下殺了他。”

蘇威提起這個也是一臉讚賞:“這就是漢高祖的格局了,他考慮事情,絕不是以自己的好惡為考量,而是從整個大局著眼,一,他需要韓信這樣的良將為他訓練將官士卒,二,他害怕因為韓信的事情牽連到蕭何!”

“蕭何是韓信的舉薦人,漢高祖殺了韓信,蕭何如何自處呢?他離得開韓信,卻缺不得蕭何!就算是為了蕭何,漢高祖也得忍耐。漢高祖何等英雄?他一區區一階亭長成為統御天下的至尊,最大的優點就是能識人,他不怕韓信是個混賬,他就怕不知道韓信是個混賬,既然知道韓信不可信,那就沒什麼好怕的了,只要控制得當,韓信就算坐擁再多的兵馬也翻不出浪來,還得乖乖為他賣命!”

“由此可見,人心如水,有善有惡,一切都在於引導和控制,控制得當,心懷二心的人也要俯首賣命,反之,如果放縱過頭,再恭順的臣子也要生出二心。全看君王如何統御了!”

蘇威目視高珩,眼神亮晶晶的。高珩似乎聽出了師傅話中深意,卻默不作聲,久久無言,若有所思。蘇威也不打攪他思考,殿下雖然聰慧,但畢竟是還太稚嫩,這種帝王心術和手段,只能讓他慢慢領悟了……

過不了半刻,蘇威剛想起身向太子告辭,門外便聽到有人通稟道:“殿下,安德王求見!”

蘇威的搖晃著扇子的手立時一頓,現在已經要到巳時了,高延宗那麼晚要見太子,意欲何為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