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齊帝業> 第四百四十七章會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七章會盟 (1 / 2)

雖然正值大戰危急之時,但該有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

十月中旬,齊國重臣裴世矩與突厥阿波可汗大邏便、達頭可汗玷厥在艾不蓋河畔訂盟,裴世矩命人修築高臺,宰殺牲畜,以祭蒼天,近萬來自各部的突厥武士聽從可汗的命令,從四面八方趕來,見證了這歷史的一幕。

盟壇搭建在河邊的一處曠野上,在壇北二里處的一處高坡上,又佈下了數十座穹帳及數百精兵,他們舉著大齊與兩位大可汗的旗幟,此刻正迎風招展。

大齊的軍旗最高,旗面也最大,各位醒目。

裴世矩在高臺之上肅立,高聲唸誦齊主旨意,突厥的兩個大可汗和數個小可汗則各自扶著腰刀,沉吟不語。直到裴世矩將流程走完,幾個滿臉塗著黃泥的薩滿才舞動起來,張開雙臂,迎著天穹之上落下的陽光,大聲讚歎道:

“長生天啊,您看草原上的天空,一如您的本性一般純潔無暇……阿史那攝圖,這匹叛出突厥的野狼,讓突厥蒙上了災難和陰影,請你降下烏雲,降下洪水和雷電吧……”

突厥人乃匈奴遺種,憑藉著強悍的武力成為了草原霸主,但其在文化之上卻一直處於矇昧狀態,他們以孱弱的力量和險惡的自然環境做鬥爭,他們對於長生天的信仰不可動搖,這些薩滿在他們眼中,無疑成為了上天的代表,是傳達長生天旨意的傳聲筒。

因此這在裴世矩等人看來多少有點滑稽的儀式,在普通突厥人的眼中卻充滿了神聖的意味。即便那些頭人和可汗們根本不相信長生天的存在,也不得不裝出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那些被愚弄的部眾和牧民就更不必說了,在場不少人都跪下了,閉上眼,虔誠地向虛無縹緲的上天祈禱。

裴世矩耐心的看完了全過程,眸中似乎有微妙的情緒閃過:‘這樣裝神弄鬼的宗教突厥人居然也信?看來突厥確實是落後的蠻夷,除了武力尚算可誇之外,別的一無是處……既然這樣原始的宗教都能得到突厥人的青睞,那麼體系、理論都相當完整的佛教想必更能使突厥人拜服。’

裴世矩開始沉思。

佛教此時已然滲透進了突厥的高層,佗缽可汗始終都篤信佛教,一開始突厥許多大貴族對佛教也都持反對態度,後來在佗缽可汗的推廣和勸導下也慢慢開始接受。

畢竟,比起教義簡單還時常粗暴干涉部落內務的薩滿教,佛教理論之中的那些理念對於遊牧民族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那些貴人們,在瞭解了佛門教義之後,態度也紛紛轉變,不光因為它是一項更好的精神慰藉,更因為它的教義是統治部民的利器。

部民們會將自己今生的痛苦理解為前世的罪孽,對於頭人們的盤剝,也就興不起反抗的心思了。

不過此前蘇威和裴世矩等人提出要以佛教對突厥進行文化侵略的時候,卻被皇帝拒絕了,皇帝說:“突厥雖然將陷入分裂,但突厥畢竟曾是一個國家,一旦某一天有部族忽然強盛起來,他們必然會想著去吞併其他部落,統一草原各部,要統一草原,必然要先統一人心。

“宗教無疑就是一件利器。

“遊牧民族普遍信仰的薩滿教教義太過原始,沒有組織,缺乏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顯然不適合擔當這樣一個角色。佛教不一樣,佛教禮儀盛大、組織複雜,佛門之中那些浩瀚的經典又能起到感化眾生的作用,非常有利於凝聚人心。

“傳播佛教,固然能削弱突厥的武力,閹割他們的尚武精神,不過那要等到大齊完全掌控突厥之後,如果讓突厥人自己來主導佛教的演化和發展,對大齊又有什麼好處呢?如果他們凝聚了人心、統一了思想文化、喚醒了民族意識,那對於大齊來說,是相當不利的。”

裴世矩正思考皇帝的那番話,達頭可汗卻開口道:“貴國皇帝助我們討伐叛逆,我們萬分感激,但有幾樣事情要講清楚,這次訂盟,大齊雖然是盟主,但漠南草原是突厥的固有之地,乃是我突厥根基所在,大齊不得以任何理由侵佔、賴著不走。”

“大齊對漠南沒有興趣。”裴世矩淡淡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