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齊帝業> 第二百四十九章火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九章火藥 (1 / 2)

寒風蕭索,視線的可及之處到處都是焦黑的廢墟,野火還在燃燒。

田弘的屍體在廢墟最底下找到了,屍體已經焦黑,分不清面目,王琳捂著鼻子翻看了幾眼便擺手命人抬下去好生安葬了。

此戰波及到隨州城內,許許多多的隨州軍民俱都遭了殃,到了第二日凌晨,火勢還未撲滅。

王琳矮下腰,伸出手在一塊傾頹的石牆上摸了摸,手上立時沾上了粘稠的、還未乾涸的液體,在鼻端嗅一嗅,還有很刺鼻的味道。

“這東西是……火油?

“那火藥呢,跟這東西差不多嗎?”

賀若弼跟在身邊,一一解釋道:“啟稟大都督,這東西確實是火油,觸火立即燃,十分兇險,而火藥……”他躊躇了一下,道:“那火藥不同於火油,雖然同樣裝在罈罈罐罐裡,可裡面的東西卻大為不同,末將可以說,這東西絕對比火油要危險十倍、百倍!”

他小心的捏起地上一些殘留的粉末給王琳,煙熏火燎的氣味尤其嗆人。

親兵很快將一個瓦罐模樣的東西呈上來了,瓦罐通高一掌;上部有一小圓口,口徑很小,圓平底。器表大半部位施青黃色釉,釉上有三層乳突形陽起物,形似蒺藜刺但並不尖銳,每層四枚,共十二枚;下部系素面陶。除去蒺刺,該彈整器外形如同一個小口陶罐,與南北朝隋唐常見的半施釉帶系罐非常相似。這件陶彈彈體中空,腹部圓凸,可透過小口置入多量火藥,小口有一根長長的引火線。

王琳臉色肅然,點點頭道:“在鄴城之時,我就知道陛下命將作寺的人日夜不歇的倒騰這個東西,當然……只是最上邊的那些人在流傳,斛律羨瞞得死死的,輕易不肯叫人知道……

“呵呵,要不是去年發生了一點意外,爆炸死了上百人,我估計都不知道有這個東西存在。當時光聽見爆炸了,死了一些人,便對這個東西有了一個大概的估計,可我怎麼也想不到……想不到將作寺弄出來的,是這麼一個怪物……”

他也實在找不出別的形容詞了,只能用“怪物”這麼一個詞彙來描述,“我曾在《抱朴子》之中見葛仙翁記載過,裡面有一個仙藥藥方,該方上面說:‘武都山所產雄黃純而無雜質,其中有一種顏色明豔,赤紅如雞冠,可以做為仙藥使用,將它將硝石、玄胴腸、松脂三物一起燒製,可以練出一種引之如布、色白如冰的仙藥……

“我雖然對修道成仙並不感興趣,可昔日南朝多有好修道之人,我也略有耳聞,一些人按照葛仙翁的方式煉丹,會有爆炸的現象,我聞其味道,加的差不多也是這種東西,想來火藥便是由此而來吧?可威力如何大瞭如此之多?”

道教興盛之時,社會上層人物流行一種服食金丹仙藥便能長生不老的思想,火藥便是在古人不斷的嘗試之中孕育而生。而大約比葛洪稍晚,一些道家又進行了類似的仙藥煉製,《真元妙道要略》之中記述過,用硫磺、硝石、雄黃拌和蜂蜜之時,混合物會忽然爆發火焰,不僅僅是使人燒傷那麼簡單,有的時候,整個屋舍都會在爆炸之中化為灰燼,從《真元妙道要略》上看,他記載的這個藥方,其實與王琳接觸到的這些相差無幾。

王琳興趣愈發濃厚,“你昨日跟我說,火藥不止一種用法,可老夫只見你用了一種,剩下的何不讓我見識見識?”

“此物確實有多種用途,昨日末將用的是最保守的用法,準確來說,末將認為,這個東西應該先把引線點燃,然後用投石車拋到城牆上去,所造成的傷害會成倍增加。”

“那你趕緊準備一下吧。”王琳迫不及待要看看了。

“大都督不可。”賀若弼直接回絕他:“大都督容稟,前些日子末將實驗之時,已經用去了許多火藥,拿下隨州又耗去一半,至今火藥儲備已經不多了。”

王琳倒是不怎麼介意賀若弼的頂撞,點點頭道:

“也對,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將作寺總共就只給大軍配備了這麼一點火藥,是得要好好護著……三日後,大軍開拔攻打襄陽,我且觀賀若將軍手段便是!”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