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齊帝業> 第四十一章大朝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一章大朝會 (1 / 3)

今夜這一場叛亂剛剛燃起,便被鎮壓下去。前半夜,鄴城還剛剛籠罩在歡欣的氣氛之中,到了後半夜皇城方向便傳來了震天的喊殺聲,普通人在家中喧鬧沸騰,但也壓不下那拔山摧城一般的震天吼聲。

一瞬間喜悅的氣氛便登時散去,滿城惶恐,皇城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所有人心中都隱隱有了概念。

這在鄴城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難道說又要變天了嗎?

一些人心想,普通老百姓紛紛將家中的燭火給吹滅,鄴城一時間籠罩在黑暗之中,他們一夜未眠,忐忑不安的警惕著會有亂兵闖入家門,那可真是遭了無妄之災,死了也白死。

百姓的想法很簡單,誰來坐皇位都不重要,只要自己的小日子過的好就滿足了。

沒有多餘的慾望,自然就沒有多餘的煩惱。也就自然不會去想這麼深、這麼遠……

他們一邊期待著天明,一邊又恐懼著天明,不知道這巨大的變局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將在明日揭曉。

鄴城有驚無險,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慌亂,更沒有到百官惶惶的程度。

這其中也有賴於趙彥深的佈局,兵變一開始,趙彥深便分批命人吩咐百官,讓他們稍安勿躁。

趙彥深此刻雖然失去了右相之職,可趙彥深的威望畢竟還在,而且趙彥深是內閣的首位閣臣,本質上來說,趙彥深依舊是文臣第一。

百官安定了,百姓自然也就會跟風,不至於鬧得四散奔逃,惶恐不安。

這個時間點掐的很巧,正在百官驚懼莫名心中紛紛猜測的時候,趙彥深以一個定海神針的姿態出現了,先讓人告訴百官不要慌張,言語中隱晦的透露出這次兵變在控制範圍之內,趙彥深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的,再者,能當上朝官的也大抵都不是笨人,一猜測便可以想得到這不過是陛下引蛇出洞的一個計策,雖然誰也不會說出來,可已經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

至於那些勳臣,有意謀反的都已經站到了琅琊王那一邊,剩下一些沒動靜的都是一些不願意謀反,還有觀望的,當然,觀望的站大多數,效忠誰不是效忠啊?反正都是高家的子孫。他們原來還有一部分人考慮要不要跟著琅琊王一塊去搏一個功名富貴,將爵位再往上抬一抬,沒準還能封一個什麼公什麼王之類的。

至於樞密院,的確是保障了勳貴們的特權,但那保障的是最頂層勳貴的特權。

樞密院名額有限,他們這些小角色又怎麼能擠進去?

他們大多數都是伯爵以下的爵位,不高不低最好拿捏,文官無視他們,上層勳貴也只是拿他們充作棋子、馬前卒。這樣下去他們遲早要被文官們整倒,雖然不至於丟掉身家性命,傷筋動骨是一定的。

少不得要將從前吞掉的利益都給吐出來。

對於這些底層勳臣來說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

不如去跟琅琊王博一個前程,如果推翻了高緯,那麼他們就可以一舉將那些漢人文官再次踩到腳底下。說不得,爵位還能上去,一舉躋身高階層的勳貴家族。

跟著琅琊王的勳臣絕大部分都是這個想法。

可是時間太倉促,有些搖擺不定還在觀望的勳貴還沒有做好決定,琅琊王就已經扯旗造反了。

還沒等他們在心裡嘆息呢,安德王就將整個鄴城封鎖了,並派兵查封了琅琊王府還有二十七家勳貴的府邸。他們這才開始慶幸還好自己當初不是這麼果決,否則可能現在已經人頭落地了!

就算有個別人還有異樣的心思,聽到安德王那邊的動靜之後也熄滅了這個心思。

安德王為什麼敢在情況未定的時候查封琅琊王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