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天下第一掌櫃> 第五章:庖廚論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庖廚論武 (1 / 3)

“願聞其詳。”

宸回對於這些,確實很陌生。昔年他的師傅宸沙,於連慶山外教他劍法劍意,宸回只知道師傅是高手中的高手,天下無敵的那種,但卻不知道這樣的高,到底高至何處。只是這些年行走於江湖間,宸回發現,似乎總是很輕易的就能擊敗對手。

丁七兩倒也樂得談論武道。

“武道的四種境界,但其實也可以說只有三種,極意,真武,浩瀚。第四種其實並不算一個境界,倒不如說種狀態。”

“如何才算極意。”

“掌櫃,你居然連這個都不知道,但總該知道我們武道的本源所在吧?”丁七兩發現宸回竟不如一個普通人知道的多。

宸回笑著搖頭。

“自楚國滅亡後,大秦興起,帝國與江湖勢力的關係便一直很僵,人人尚武以求亂流中安身自保,雖然如今秦國看似平和,但實際上朝廷與武林各派一直在爭鬥。蓮空城一役後,武林因帝國詭計蕭條數十年,更是與朝廷水火不容,你居然卻連武道常識都不懂?”

“那還真是遺憾,我的師傅,確實未教過我這些。”宸回完全沒有不好意思。

“是內力。葉依然的品武錄你真的該看看,強弱與境界有關卻不侷限於此,畢竟武學也有依靠精巧招式而退敵的。評判一個人強弱便該是從反應速度,身體強橫程度,五感敏銳度,輕功速度,功法品級,功法修煉程度,內力深厚程度,甚至所用的兵器鎧甲強弱等許多許多方面考量。

但衡量境界,卻只看內力。同樣的武功,比如玄機劍派的天玄劍訣,霸劍門的霸劍術等等,也許你可以用霸劍術或者天玄劍訣裡精妙的招式擊敗同樣會這武功甚至內力更深的人,但是,若二人對招,最終還是要看誰的內力更為強大雄渾。”

“內力決定你一招一式的威力。九葉之上的境界便是極意。”

不待宸回提問,丁七兩便知道宸回要說什麼。

“至於九葉是什麼,這還得講起一個故事。許多年前道家與佛家論武,一行少林高僧前往天公山道教,在天公山,九華池邊論武,但雖然不同流派,佛道兩家卻極為交好,同為武林中泰山北斗,武功紛雜,於是兩家提出只比內力。”

宸回倒覺得稀奇,不禁問道:“怎麼個比法才能不傷和氣?”

“我們的氣海內田之處,經脈形狀極為奇特,如同一棵樹,樹樁起於氣海內田,枝幹同經脈延至身體各處。而內力充盈豐沛之人,其枝幹之上便有似樹葉形紋的內徑生出,以便存藏內力。修煉內功便是要讓這樣的內徑越來越多。不過這顆名為氣海內田的樹上開出一片葉子可是很難的。這也是習武之人極其難以越過的一道鴻溝,窺葉,便是第一重境界,也就是葉之境。”

說話的同時,丁七兩手一抬,翻了翻手掌,而他身前的茶杯裡的茶水則開始變化,茶杯裡的水騰空而起然後那些水滴逐漸凝成一片樹葉形狀,宸回甚至能看見葉上的脈絡。

“沒想到廚子你的內力這麼厲害。”宸回實在是對這些沒概念,所以他不知道,自己其實能做到的更誇張。

丁七兩搖了搖頭,內力散去,那些水滴分化,落回茶碗內。

“我的內力實在只能算是一般,內力的修行是無法取巧的。這碗茶就在我身前,自然好控制。但一葉之力並非如此簡單。那場比斗的方法就是按照氣海內田最原始的吐納之法運轉內力,然後感知體內的內徑所聚成的葉脈數量,有一葉便在十丈外的九華池前凝出一片水葉,以水葉多者為勝。”

“那場比鬥,讓很多人對佛道二家傾佩不已心生敬畏。而比斗的公正性也不會有人質疑,佛道二家雖然比內力,但二家本就極度交好,更不在乎名利,只是單純的比試,自然也不會有人在這樣的比鬥中作假,虛報葉脈數量。”

“最終還是以佛家,少林僧人無念大師的內力最為強絕,於十丈之外,在空中凝成九片水葉,葉中脈絡紛繁複雜精細無比。他孃的,當時有畫師觀摩畫了下來,這畫也多經抄印流傳至今,兒時我父親給我看過,太複雜了,我丁七兩,自愧不如,大不如。而那次道佛論武后,無念大師便被江湖中人稱之為九葉佛。”

“強大的功法能讓你使用極少的內力發揮出強悍的威力。而如果不用功法,任憑內力用最原始的方法揮霍運轉,很快就會力竭。但當時佛道比鬥都約定了只比內力,不比兩家功夫。所以能在十丈外哪怕凝出一片葉子,便已經需要耗費大量的內力,這已經算是內功好手了。而每多一片葉,便說明其氣海內田的內力越多,到了六葉之境之後,每多一片葉,便需要多近乎一倍的內力真元數量。”

丁七兩目光中滿是神往。

宸回說道:“所以,後來人們丈量內力的方法也由此而來,以氣海內田上的內徑葉脈數量為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