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鄉長的計劃,本是希望先接到尹修文一行人的隊伍,再讓警戒團隊與進城團隊步行出發,穿越擁堵車隊。
等進城團隊在這邊上了周遊的越野車之後,警戒團隊會拖著水桶裝甲車徒步往回走,一直走到麵包車旁邊。
到時候,那隻三十餘人的被困隊伍裡的大部分人都能進入裝甲車內。
剩下寥寥幾人也能被二十餘名護送人員保護得嚴嚴實實。
鄉長的算盤打得叮噹響,謀劃堪稱完美。
奈何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人性就是如此不可測。
鄉長低估了人性之複雜。
明明鄉長這邊說得很清楚,讓受困者們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護送隊伍最後返程時再出來匯合。
但事實就是他們看見尹修文隊伍時,立馬就坐不住了。
哪怕麵包車裡補給充足,但這一大群人在相對封閉的空間裡經歷了長達數天的等待,心理壓力可謂巨大,那根線早就繃緊到極限。
在看到希望之後,這些人繃著的心絃驟然斷裂,很難再保持理智,更不會老老實實聽從指揮等待最後一次路過。
他們只會想,這不就有現成的隊伍麼,為什麼不馬上出發,為什麼要再等兩個小時?
萬一兩個小時後出了什麼意外呢?
萬一鄉長是在騙人呢?
萬一……
最後,在崩盤的猜疑鏈驅使之下,他們一窩蜂跑將出來,直接攔路,要求也上車,立刻遭到拒絕。
水桶裝甲的設計條件就不允許超載。
真不是尹修文等人自私,而是條件確實不允許。
長期被困者的心理本就有些崩潰,被拒絕後立馬鬧騰起來。
現場亂套了。
這三十餘人早已放棄了思考,根本不肯聽解釋。
無論尹修文等人說什麼,他們都覺得那是在撒謊,在敷衍。
他們根本不顧這裡是危機四伏的野外,自以為聰明的提出,既然這所謂的裝甲車靠的是紙板開孔,裡面既然還有那麼多空位,就擱這裡停著,現場增加開孔不就行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