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頭比來到五比九。
“豹女怎麼回事?這裡浩特選手肯定是沒有認真分析啊,殺掉一個盲僧已經大賺了啊,怎麼不警惕對面的埋伏啊。不得不說,這又是浩特選手的一波失誤啊!”
事實上,在剛剛的反撲中,華帝只是對浩特說了一句,“隊長,你們先上,我隨後就到。”
然後,事情演變成了場上的——浩特戰術失誤中埋伏,華帝救主無力殘血逃亡。
浩特成為了失誤者,華帝成為了悲情英雄。
陳宇在盡情的黑著,觀眾的思想自然也被陳宇引導,畢竟大部分時間觀眾看比賽的時候,自己能夠想象的空間實在有限,更多的人都是跟著解說的思路來。
即使是觀眾有些遲疑,“剛剛是不是這樣一回事?好像是?好像不是?”“是不是浩特的錯?”“好像陳宇說得有點道理?”“貌似真的是浩特的錯?”“又輸了一波!浩特你的指揮能夠好點麼?”“你麻痺的浩特,隊友這麼配合你還瞎玩兒!”
這就是觀眾短短一瞬間的思想,不用懷疑解說的作用,當解說想要潛移默化表達一個觀點的時候,觀眾是不會那麼容易在短時間之內反應過來的,只能夠潛移默化的接受。
即使是時候有點懷疑,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也很難再推翻解說的言論。
這也就是為什麼超級聯賽中有個人儘可知的空大輔助的來源——空大是很多原因影響的,但是解說在短短時間中只能夠說出一些原因,而恰好,解說短時間內只夠說出選手自身的原因,於是很多不為人知的隱秘原因觀眾永遠不知道。
久而久之,觀眾知道的,就只有那位技術不怎麼樣的空大輔助先生了。
很明顯的,陳宇也在同樣進行著這樣的事業,利用解說的身份,潛移默化影響著觀眾。
若是不信,你可以盡情的看一場比賽,第一次看,你關掉解說聲音,一個人默默看。
第二次,你開啟解說的聲音。
你會發現,很多你第一次看的觀點,在解說的眼中變成了不一樣的解讀。而若是你跟著解說的思路走,在短短時間內,你很難反駁解說的思路。最後,你也會被解說同化。
觀眾為什麼會相信解說的話?因為古人不是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麼?因為解說都是專業人士啊,因為解說都是權威啊!
解說想要黑誰,一兩句話即可。
顯然,陳宇已經在黑浩特的路上越走越遠。
接下來的戲碼便是更加有趣起來。
十五分鐘,第二條小龍的爭奪。
皇氏tz在陣容齊備的情況下,因為機器人的走位“失誤”被酒桶大招先手秒掉。接著飛機同樣是“失誤”被皇子大招戳死。
然後,戰場拖拉到中路,劫“全力以赴”營救隊友,最終“拼盡全力”賣掉自己,換掉酒桶。挽救隊友于危難,而浩特豹女依舊在打醬油。
經此一波,人頭六比十二。皇氏tz經濟落後六千。
惱羞成怒的豹女再次“意氣用事”,上路單抓女警,拼盡全力換掉女警,自己也再次葬送。
十七分鐘,中路。浩特的豹女加上飛機機器人三人“戰術失誤”“貪戀戰場”,被煙雨紅塵五人包餃子,再次丟下機器人和豹女的人頭。宮琴的皇子乘勝追擊,死追不放,飛機也別帶走。
人頭比來到七比十六,經濟差距已經來到七千!
十九分鐘半,藍色方皇氏tz野區被抓,機器人再次身亡。
二十分鐘半,中路團戰開大。皇子控制三人,大招框住,殘血逃生。
豹女“貪圖人頭”追擊豹女,作為團隊ap,同大部隊脫節,最終,豹女雖然收掉皇子人頭,己方正面戰場卻是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