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幅林間畫面徐徐展開,一個個讓人垂涎欲滴的食材在高畫質攝像機的鏡頭下,露出了它們最自然、最原始的形態。
那筍,讓人看著就食慾大生!
就算是畫面上那剛出土的鮮筍,也讓很多人不自覺地嚥了咽吐沫,即使剛吃飽飯的人。也感覺一種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甚至透過電視機,他們好像都聞到了一股山間上潮溼芬芳的草籽味道,而那高畫質攝像機,無疑將這種感覺放大了無數倍,乃至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錯覺!
這太美了!
這……太真實了!
剛還嘲笑不已的那幾個央視欄目組的人對視一眼,整個辦公區裡在看《舌尖》的人都愣住了!
《舌尖》還在繼續。
很多人已經沉默了下來,眼睛都盯著電視。
“齊虎和齊晨是兄弟倆,每年9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來採挖一種自然的美味。這種植物生長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齊虎挖到的植物的根莖叫做蓮藕,是一種湖泊中高產的蔬菜——藕。”
“作為職業挖藕人,每年齊虎和齊晨要隻身出門7個月。採藕的季節,他們就從老家安徽趕到有藕的地方。較高的人工報酬使得齊虎和齊晨願意從事這個艱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歡天氣寒冷,這不是因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氣冷買藕吃藕湯的人就多一些,藕的價格就會漲。”
淤泥。
鮮藕。
挖藕的人。
本是尋尋常常的畫面,卻讓身在城市裡的人們感覺到了一絲久違的舒爽。那是一種根本很難用言語表達的幸福和享受!
這就是張燁的紀錄片?
這就是《舌尖上的中國》??
那央視的主持人忽然打破了沉默,輕搖著腦袋笑了一聲,“倒是小看張燁了,拍的還是有那麼一點水平的,不過拍的再怎麼精妙,它也是一擋紀錄片,收視率也註定了不會有什麼成績。”
有人點頭,“是啊,幸好是紀錄片,不然……”
“不然什麼?”旁邊那個同事問。
那人苦笑,“不然其他同期的節目,可能還真會有壓力了。”
有個跟張燁在網上對罵過的副導演道:“這個姓張的,明明第一次接手紀錄片,怎麼連這麼冷門的型別節目都會拍啊?”
沒人能回答他。
因為本來就沒有答案。
……
閆天飛家中。
老閆正在和妻子家人一起看電視。
只聽閆天飛嘴裡不斷說著話,“拍得太好了,太好了,這種水平的紀錄片,拿個紀錄片一類獎項絕對不是問題!”
他妻子在一旁贊同道:“這片子真好看,原來紀錄片還能這麼拍啊?你們頻道的節目,以前我可是從來不看的,可這《舌尖上的中國》,跟其他紀錄片好像路數一樣,但又好像完全不一樣,誒,老閆,你聲音開大一點啊,聽不見了!”
閆天飛又微微嘆氣,“可惜啊,可惜了。”
他妻子問:“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