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永遠逃不開的一件事就是跟風,電影更是常態。
《戰狼2》爆了,馬上就有《空天獵》,包括《紅海行動》,也很難說沒有跟風的意思。
乃至再擴大一下範圍,主旋律電影《烈火英雄》,華誼砸鍋賣鐵拍的《八佰》,博納的《中國機長》,以及其他偏主旋律的軍事、戰爭、動作、災難等電影,都多多少少受到了《戰狼2》的影響和啟發。
等《流浪地球》火了,暑期檔馬上就上映一部科幻大片——《魔都堡壘》
嚴格來說,這部電影是去年才開的機,彼時《流浪地球》還沒有火,誰也不知道今年年初會掀起了科幻大潮。
從這方面講,你不能說人家是完全跟風《流浪地球》。
但可以明確的是,《魔都堡壘》最開始賣點其實是以所謂的末日愛情為主,等到科幻大潮崛起後,這部電影迅速開始轉移重心,瘋狂蹭《流浪地球》的熱度,打出了延續國產科幻時代的大旗。
有一說一,《魔都堡壘》號稱立項比《流浪地球》更早。
但實際拍攝時間是去年9月下旬,12月下旬結,暑期檔上映,也就是說,留給劇組製作後期大概只有半年。
《流浪地球》其實拍的時間也不算特別長,陸陸續續拍了5個月左右,後期製作了大半年。
耗時最長的反而是劇本,不算拍攝和後期的調整,僅前期就打磨了近兩年。
這其實也不新鮮,電影圈動不動就打磨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劇本。
但多數的劇本打磨,其實就是一個創意,十幾年刪刪減減最後寫成劇本,找人聊了幾次,最終成型,就是所謂的“打磨”。
而《流浪地球》的打磨,雖然不至於兩年來每天都琢磨這個本子,但郭凡是實打實連同好幾個編劇長期探討開會,甚至還跑到山裡閉關,集中研究,用心程度絕對不是一個量級的。
拍攝和後期就更不用說了!
《流浪地球》不算前期籌備,有時候僅為了一兩分鐘的鏡頭,就得現場準備和拍攝幾個小時,磨到第二天也常有的事。
後期製作的時候,郭凡甚至帶著幾個核心人員直接搬到了工作地,最忙的時候平均每天只能睡3~6個小時。
注意,這還是在郭凡有魏老闆和藍鯨魚資金、技術、團隊支援的情況下。
而《魔都堡壘》的背後雖然有中影和企鵝,但這倆顯然只負責掏錢,主要出品方和製作方是滕華濤團隊和華視。
滕華濤還有不少人瞭解,知名電視劇導演,《蝸居》就是他拍的,電影方面最出名的《失戀33天》。
華視估計很多人不熟悉,其最知名的電影專案是《致青春》,此外多數都是爛片。
值得一提的是,上輩子劉天仙和韓國人拍的那部《第三種愛情》,出品方就是華視。
很多人覺得劉天仙和韓國人是宣傳期戀愛,把矛頭指向資本,華視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懷疑物件。
不過這個時空的劉天仙因為受到劉施施等人的刺激,中間迴歸小熒幕拍戲,倒是躲開了凣凣和那個韓國人。
這對劉天仙的人氣影響至關重要。
劉天仙如今在佔據事業劣勢的情況下,仍然在人氣方面能夠和劉施施、趙麗影等人對打,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她還沒被魏狗這種臭男人“玷汙”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