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豎起大拇指:“您猜得沒錯。”
魏老闆有些無語,這些年蹭他熱度叫小魏陽的人實在太多了,他也懶得管,但如果沒記錯,朱一龍這哥們是1988年生。
就特麼差一歲你叫個毛“小魏陽”啊?!
你哪怕叫個小胡戈也行啊,起碼他是1982年出生,中間差5~6歲,娛樂圈五年一代,也勉強說得過去。
“我還特意查了一下,最開始還真不是他們團隊營銷的,估計也覺得說不過去,是一些粉絲說他拍戲有質感,長得帥氣質還好,有您當年出道時的幾分感覺,說的人多了,就有人傳這個外號,其團隊估計感覺有話題,就預設了。”
魏陽瞭然,別看朱一龍歲數和他差不多大,但成名太晚。
十年前魏老闆已經大火了,這哥們一直等到去年《鎮魂》才算出圈,所以年齡僅差一歲,但大眾印象裡是“兩代人”。
加上朱一龍是業內比較少見的那種又帥又有氣質演技好還年輕的男星,正好和魏老闆“撞型”,就有人把二者聯絡在一起。
拋開被人挑刺嘲諷,朱一龍和其團隊肯定不覺得被稱為“小魏陽”是丟人的事。
甚至如果真能因為這個外號佔點便宜,在魏老闆不接外戲且日漸減量的背景下,被某些劇組當了“平替”,那可就賺大了。
這麼幹的其實也不是朱一龍一個,娛樂圈一直有“魏陽平替”這個說法。
拋開魏老闆的人氣和身份,他的形象演技確實在圈子裡能排上號,再加上一個個經典角色的襯托,也確實成了一些導演製片人的“白月光”。
有些劇組和導演就想找魏老闆拍戲,請不來本人,那就按照他的模子來。
不一定非是相貌相像,而是根據需求貼合魏老闆容貌、氣質、體型、演技等方面,有時候甚至不是仿他本人,而是仿他的角色。
比如這兩年人氣不錯的李某峰、楊羊都在某些作品被指模仿魏老闆在《東宮》《慶餘年》的表演。
包括朱一龍之所以被叫“小魏陽”,也和其《鎮魂》裡的表演扮相略像魏陽在《來自星星的你》的顧教授。
所以坊間一直有句戲言,娛樂圈一半的男星都在吃魏老闆的紅利。
這話肯定是有些誇張了,但多數新人男演員和流量男星多多少少受到了魏老闆的影響還是沒毛病的。
【頂流鼻祖】這個頭銜陸陸續續被不少人放在了魏陽的頭上。
原先這個說法很多人是不認可的,因為頂流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頂流,比如世紀初的F4,更早一些的四大天王,還有後來的周董等歌星,你能說他們不是頂流嗎?
但後來越多人認為,此頂流非彼頂流!
他們紅的時候,並沒有頂流這個說法,而魏老闆確確實實是開啟了流量時代的第一人。
後續的85花、疆省二美、歸國四子,諸多流量小生小花,都是在魏老闆之後才成為流量的寵兒,並開發出一系列所謂的頂流劃分和比拼,而對標的標杆也是魏老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王者!
雖然魏老闆後續本人參與流量時代不多,但這個概念確實是由他在娛樂圈開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