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號,《白夜追兇》在PPTV直播,當天放出四集,之後每天一集。
沒錯,PPTV終於引入萬惡的以周為單位的播出節奏。
《白夜追兇》並不是第一部這麼幹的劇。
7月份的《盜墓筆記》其實也是這個路數,乃至行為更惡劣,集數或許比《白夜追兇》多點,但週一和週二竟然斷更。
之所以這麼幹,原因很簡單——利益!
電視劇和網劇最看中的就是收視率和播放量,有收視率就有廣告,有播放量就有VIP,這都是紅彤彤的鈔票。
網劇以周為單位,一週只播幾集,目的都是為了延長播放週期,更久的維持熱度和引流,吸引觀眾。
說的更乾脆點,一部40集的劇,兩天一集,二十天就播完了,觀眾可能就買一個月的VIP。
如果每週播6~7集,就迫使追劇的觀眾必須買兩個月的VIP。
更有一些吃相難看的,一週就播4集,40集的電視劇可以把連載週期拖長至三個月。
買過影片會員的人都知道,很多使用者並不是長期包月,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為了某一部劇才會開會員,這一個操作相當於使得該部分會員收益直接翻了倍。
而且使用者用時間長了,很有可能會產生使用者粘性,說不定就會轉化為忠實使用者。
哪怕成不了忠實使用者,人家買會員不能光盯著一部劇看吧,逛一逛網站的其他專案,也都是流量。
平臺流量高,廣告商給錢也痛快,各種資料也更為漂亮,這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同時,播出週期超長,也會源源不斷的提升電視劇的熱度和關注度,進一步吸引新觀眾入坑。
眾所周知,很多火劇都是靠重播帶起來的,這就說明哪怕是爆款劇傳播也是有滯後性的,播出週期延長,也是為了消除這種滯後性,讓連載期儘可能的多吃紅利。
這種操作並不是PPTV的專屬,早在幾年前,幾個網站都陸陸續續如此操作了,部分網站乾脆成了常態。
乃至電視臺都跟著學,只不過電視平臺有自己的侷限性,這種播出模式也不被大部分電視觀眾所認可。
但即便如此,電視臺還是另闢蹊徑。
網劇讓40集一週播幾集,電視臺每天兩集的播出模式不好改,那就注水成80集就好了,照樣播的時間長。
這種模式平臺好處很多,劇組和演員也虧不了,注水賣劇多賺錢,周播熱度和曝光延長,也是不小的收益。
真正吃虧的只有觀眾!
要麼播出集數變少,看不痛快不說,還得抓心撓肝的等更新,要麼就忍受又臭又長的裹腳布大長篇。
你還不能批評,因為人家說了,美劇和日劇、韓劇每週一更播的更少,而且還容易直接腰斬,他們已經很良心了。
魏老闆也覺得挺無恥,但行業大勢如此。而且屁股決定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