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開除或辭職,魏陽甚至可以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但規定時間內,絕對不允許從事相關職業或透露公司資訊。
有一說一,作為一名職業編劇,魏陽是不願意這麼幹的,但沒辦法,規矩不嚴苛,那就是為他人做嫁衣。
想想有一天,某個藍鯨魚出身的編劇,拿著“他的創意”,改頭換面弄了一個《漂泊地球》和《唐人街神探》大獲成功,那魏陽能活活嘔死。
不過王卷不是藍鯨魚的人,魏陽也不會攔著他和其他人合作,頂多是關心一下行情,然後別耽誤藍鯨魚的稿子。
王卷也沒瞞著:“有一家公司拿到了《神墓》的版權,找我改編。”
“什麼價?”
王卷比劃了一個手勢,魏陽撇撇嘴:“價低了,還沒有我徒弟高。”
之前有一家公司找左樂,出價400萬,也是目前為止,藍鯨魚編劇工作室接到的最高報價。
沒錯,藍鯨魚編劇是嚴禁接私活的,但如果比對方出價高,條件合適,公司也不能攔著員工賺錢。
所以,以公司名下的編劇工作室的名義去接,算是專案業務,到時候編劇們吃大頭,公司也拿一部分。
別覺得是魏陽吸血,如果由藍鯨魚出面打理,談判、法務、後勤雜七雜八的工作公司全包了。
省心省力,而且保證編劇利益最大化,還不會有什麼後患。
這點可是很關鍵的,之前也說過很多編劇水平高,但不會談判,也不懂得合同,對自己的利益把控不足,很容易被挖坑拖欠稿費,這些藍鯨魚都可以給處理。
這個原因,也是藍鯨魚能留住編劇的一個關鍵。
管理要有松有詞,既要嚴格,也要有足夠的好處,不然光是高壓政策,早晚會出岔子。
就王卷而言,要不是出道多年,有所倚仗,再加上實在不願意頭上多個老闆,不然也恐怕投了藍鯨魚。
“左樂跟著你掛多少名了,我也就《慶餘年》大火了一回。”
王卷自己心態不錯,左樂和馬晉雖然各有劣勢,但架不住跟著魏陽時間長,也是兢兢業業,苦勞頗多。
他們倆在藍鯨魚不少專案都有署名,又是魏陽的徒弟,身價自然不低。
王卷雖然出道較早,資歷不低,但要說最出圈的還得是《慶餘年》。
但《慶餘年》第一編劇是魏陽,所以王卷的功勞被外界多多少少打了個折扣。
不過魏陽是知道王卷的才華的,覺得對方出價太低,而且這個專案確實沒啥搞頭。
男頻作者的網文作品,影視改編難度有高有低。
其中,《神墓》的作者辰東,在魏陽看來是毫無疑問的最難影視改編的大神作者之一,
辰東的作品場面太大了,力量層次也太高,相比於其他作者的網文,影視改編的價效比很低。
如果在考慮時代的話,現階段的影視技術手段根本拍不出來理想的《神墓》,就算勉強制作出來,那個成本耗費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