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依次而列,偌大的朝堂,鴉雀無聲,他們都在等待著大秦的使團覲見。
昨日,南亦舒迎接大秦使團,而大秦要聯姻的訊息已經不脛而走,傳入大街小巷,家家都在議論。
不知情的百姓在拍手叫好,覺得大周與大秦可以再安愉多年,可知情者卻在為大秦不知在暗中謀劃什麼而擔憂。
大秦打著聯姻的旗號來周,一旦事情弄雜,大周與大秦開戰,不知大周的百姓是否會覺得是大周的政府不作為,導致了開戰,從而民心散亂。
更何況,大秦此次來周,只怕目的不單純。
“大秦使團覲見。”
宮門之外,傳來高吭地通傳聲。
大秦使團浩浩蕩蕩的朝著大殿而來,為首的,正是三皇子藍子然,他的身旁,跟著的,是一襲嫁衣,紅綾遮面的女子。
想來,此女便是大秦派來要與大周的和親人選,毓秀郡主了。
大秦與大周開戰在即,卻派她來和親,想來是已經做好了犧牲拋棄她的打算,就是不知,比女的作用是何了。
眾臣子包括在龍椅上的皇帝都看著使團,等著他們的動靜。
“小王拜見大周陛下。”
“臣等拜見大周陛下。”
藍子然倒沒有像昨日那般傲慢無禮,規規矩矩的按照禮儀向皇帝行了禮。
皇上居高臨下地看著下方的使團,沉聲道:“皇子不必客氣,都請起。”
“多謝陛下。”
皇上先發制人,問道:“聽聞大秦此次前來,是有意同我大周聯姻,這位便是和親的毓秀郡主吧?”
毓秀君無咎抬起頭,看著上放的皇上,說道:“回陛下,正是臣女。”
“郡主放心,既然大秦如此有誠意,我大周絕對不會怠慢,朕定然會為郡主尋一位可堪匹配的如意郎君。”皇帝說道。
只聽毓秀說道:“陛下,臣女的如意郎君,定然要是最尊貴的人才可。”
她的聲音充滿了傲氣與不羈,一聽,便是和心高氣傲的女子。
不過,她說,她的如意郎君,定然是最尊貴的人才可,這大周最尊貴的人,自然是皇帝,她的意思,她要嫁的人,是皇上?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充斥著議論聲。
眾人覺得,此女當真是不知進退,這聯姻人選,豈是她說是誰就是誰的?更何況,她居然敢覬覦皇上。
“呵,郡主當真是勇氣可嘉,肯為了自己的婚事拋開臉面,也不知,這大秦女子是否都是如此,大秦的國風是否就是如此。”不知是誰嗤笑道。
這話,可就是在暗指,不,應當說是諷刺說毓秀郡主是不知羞恥,不要臉了,順便,還上升到了大秦國風之上。
毓秀郡主但也不在意,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著說:“這位大人說笑了,本郡主來大周和親,是為兩國的和平作出貢獻,如此犧牲,難道卻連選擇夫君的權利也沒有了,還是說,這大周的氣量就容不得一個女子的小小期望。”
你罵我不要臉,我就說你氣量小,看誰說得過誰。
剛剛說話的大臣被她的話弄得一磕,現在他若是再反駁,不論是什麼,都成了氣量小。
“哼,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那個大臣只能甩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