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遼州城萬人空巷。
熱鬧程度堪比上元節那天。
但裝扮的規模程度卻比上元節那天低好幾個等級。
只有一條二三十米長的紅地毯穿過正城門,以及城牆上掛著的紅布歡迎語。
不過整個遼州百姓卻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等人迎接的裴相不喜歡鋪張浪費。
城中的世家望族也已經到來,河東三族都來了很多人,裴永翰,柳永壽,薛文博等等都在現場。
巳時,河東道的刺史和都督全部出現在正城門等候。
方源作為東道主,很早就到來迎接在場的這些刺史和都督。
面對方源的迎接,有人熱情,有人平淡,但沒有人表達出敵意。
能坐上刺史之位,背後雖有家族幫助,但本身也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和城府,不會輕易表現出不滿。
“方刺史,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代州都督張公瑾。”
李勣走來。
旁邊還有個差不多年齡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右額頭有個小刀疤,一直延伸到眼睛的位置,將右眉毛分開。
“見過張都督!”
方源心中一驚,當即行禮。
這位張公瑾方源不會陌生,未來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不過現在的地位還沒有李勣厲害,李勣已經是國公,他還是郡公。
“見過方刺史。”
張公瑾也連忙還禮。
從官職上比,他比方源還要高。
但是李勣很看好方源,親自帶他過來認識。
故而看在李勣的面子上,他得表現得要好一點。
“早聽聞張都督的大名,今日一見就知道名不虛傳。”
方源笑了笑,送上彩虹屁。
一位未來能上凌煙閣的大人物,多捧幾下完全沒問題。
想要路好走,還得朝中有人。
“方刺史說笑了,我那都是虛名。”
張公瑾明顯笑容熱情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