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張三回來。
經查,薛嬌燕提到的那兩座山沒有煤礦。
同時,他已經安排好人手,明天就正式開始開採。
至此,方源的又一樁計劃得到落實,煤炭很快就會取代木炭。
幾天後,十月中下旬,天氣變得更冷。
遼州沒有下雪,但卻有毛毛雨下來,讓人倍感寒冷。
此時,市場上開始有人賣木炭,賣炭翁拖著木炭在路上叫喊著。
遼州城內,從城南到城西,從城南到城東,從城南到城北的水泥路都相繼竣工。
從遼山縣通往遼州城的這條水泥路也正在修建,規劃的公路中八成已經正式修建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規劃的公路只有遼州城和通往遼州城的公路,其他三縣都不在規劃中。
這一日,李世民走之前提到工部的官員終於到來,工部水部郎中崔正初,攜同四位官員。
“拜見崔郎中!”
方源攜帶刺史府上下接見。
在官職上,方源比他小半級,故而得上下接見。
“見過方刺史。”
崔正初等人也向方源回禮。
他雖然高方源半級,但方源是地方刺史,權力比他還大。
“請入內。”
方源客氣道。
與崔正初等人進入刺史府。
“方刺史真是英雄出少年。”
“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還只是個主事。”
崔正初邊走邊說道。
像方源這般年輕就身居高位的,除去皇室成員,剩下的就是那些大世家的世子們。
“崔郎中謬讚了,請坐,喝茶。”
方源微笑道。
同時心中高看崔正初幾眼。
不是因為對方誇自己,而是他話中的意思。
崔正初現在看上去只有三十七八歲,不到四十歲那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