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基見眾人還是有些拘謹,笑著說道:“大家大可不必生分了。我在淡水商社初具規模的時候,程兄是第一批派人來貿易的。霍兄與高兄更是在陳四公子的事上多有出力,咱們本應就是朋友的。
把陳知府和王伯爺請來,是因為日後的事都要在松江地面上進行,有二位相助,大家做事也順當些。早晚也是要認識的,今日先見一見,日後打交道也能方便。”
與程璧同來的二位商人,一個名叫霍名嘉,一個名叫高程。前者是揚州人,後者則是蘇州人,與李肇基也是第一次見面,其實三人之間也只是相識,也沒有多少情誼,反而以往因為生意上的事,霍名嘉與程璧還有些嫌隙。
“既然大掌櫃說起這件事,在下也想多嘴解釋一句,當初是南京的徐尚書找到我的二位,我二位才為陳大人辦的事。大掌櫃也知道大明這邊的情況,尚書老爺吩咐了,我們可不敢拒絕........。”霍名嘉小心翼翼解釋起來。
他說的是解救被困於日本的陳子壯四子陳懷玉的事,當年長崎事變,陳懷玉身陷於日本,陳子壯愛子被執,聲名也受累,但也不能不管兒子死活,多方找人,解救兒子。
透過同年,找到了南京六部的一位尚書,又找到了霍名嘉與高程兩位與日本有貿易往來的商人,前去與日本交涉。
日本那邊經過查察,也發現陳懷玉與東方商社並無直接關係,而其背景深厚,因此不想為難,於是幕府下令放人。但執行此事的日本奉行卻藉機敲詐一萬兩銀子,最終掏這筆銀子的則是陳家原來的外莊掌櫃陳四安,因為這筆錢,他也與陳家恩斷義絕,再無仇怨。
但現在,陳子壯入朝為官,而江南的這些合作伙伴都知道東方商社與陳家一直不睦,生怕李肇基因為這件事遷怒於二人。
李肇基沒有讓霍名嘉說完,而是認真回應說道:“二位不用擔心,我對二位的做法並無異議。雖然我與陳子壯有些不和,但和四公子陳懷玉頗有交情,他當初在日本被執,也是受我所累。二位能救出他來,一解我心中愧疚。
二來,陳四安陳掌櫃為商社立下大功,他也因此得以自由,不再為陳家家僕,更讓我平添臂助。
四公子這件事,我是絕對不會怪罪的,請二位勿要憂慮。”
李肇基如此明白了說出來,霍名嘉和高程二人都是心情舒緩了許多,高程說道:“大掌櫃真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恩怨分明,在下佩服。”
“大掌櫃不介懷此事,在下也就心安了。”霍名嘉也是附和說道。
李肇基點頭:“今日二位受邀來,是王伯爺、程先生和何斌三人的共同推薦,我對二位自然是放心的。若再無其他事,我便是把今日相邀的用意說出來了,我這人向來心直口快,諸位莫怪。”
見眾人再無異議,李肇基對何斌微微點頭。
何斌起身開啟了懸掛一旁架子上的地圖,在松江與長崎之間點了點後,說道:“諸位應該也清楚,因為佐渡的事,商社與日本之間處於敵對關係。因此,對日貿易,一直是我們東方商社無法涉足的。
以往,為了得到其中利益,我們與荷蘭人合作,將貨物販賣給荷蘭人,但也被荷蘭人分潤了大半利益。
現在,行水令牌發放,商社重新制定了東方海域的秩序,因此可以想見,大明與日本之間的貿易航線會快速繁榮起來。
我想,三位在內的一批有實力的商人,就是第一批獲利者吧。”
程璧三人皆是微微一笑,感謝李肇基的恩德。
原因很簡單,在東方商社崛起之前,程璧很少參與對日貿易,因為他得不到鄭芝龍的許可,一直到東方商社崛起後,用先進技術改造帆船,讓程璧有能力甩開鄭家的船隊,才得以嘗試對日本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