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勉強笑道:“卻是大明之福。”
而後,他便不再說話,卻是幽幽一嘆,令百官瞬間明悟君意,紛紛閉口不言。
校閱繼續。
弘治皇帝盯著列陣中的武勳子弟,期待著能從中挑出些好苗子,日後可堪大用。
參與校閱的人數並不多,只有幾百,逐個看過倒是不費勁。
可隨著弘治皇帝目光掠過眾人,心一點點的沉了下去,他失望的發現,竟然沒看到能讓人眼前一亮的人。
莫非我大明人才凋零,無人乎?
弘治皇帝懷疑人生了。
但就在這時,列陣右前方的幾人,卻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有一名子弟身著鎖子甲,頭戴紅漆勇字盔,手持長刀,背部挺得筆直,氣勢十足,好不神氣。
他正是魏國公的兒子徐鵬舉。
弘治皇帝還記得,去年今日,這小子還頗為乖張,甚至在校閱的時候和人動了手,想不到拜了杜慎先生為師後,卻渾然變了個樣。
不虧是杜慎,教徒弟都這麼有一套!
當真大才也!
弘治皇帝目露笑意,撫掌而贊:“此子,可堪大用!”
朱厚照的興奮的握住拳頭,心中狂呼,這是我三師兄!
臺下!
魏國公徐公輔聽到這話,渾身一震,心裡不由暗自嘀咕,自己這小兒子是什麼貨色自己難道不知道?
根本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禍害,這臺下的人真是自己兒子?
就算是拜在了杜慎先生門下,可看起來人家就是個書生,怎會教出這麼大的變化?
他心中詫異,卻不知道徐鵬舉在杜慎門下,除了學了些數理化的基礎知識外,平日裡沒少上“體育課”,苦活累活幹著,再弱雞的讀書人,也都得變猛男啊!
徐公輔這麼想著,倒沒忘記回應弘治皇帝,他自謙道:“承蒙陛下抬愛,我那逆子尚且頑劣,還需多多打磨。”
話雖然說的謙和,但誰都能看出,他臉上洋溢著的自豪感。
百官們也紛紛道喜,就連四位內閣大臣也多多誇讚了起來。
徐公輔一一抱拳,心裡樂開了花,嘴上卻說:“謬讚謬讚,我老徐家的種自古以來就是如此,鵬舉這點本事真的不算什麼,千萬不要太再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