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事,說的都很隱晦。
所以觀丫在莊園上,她要珍惜這自由自在的兩三年時間。
她就覺得,以後如果自己做了皇后,那麼她就不自由了,她再想這麼自由自在,那真是很難。
這麼一說,就說明觀丫喜歡馬元亮,但是更向往權力。
觀丫她不比馬丫,馬丫自小雖說比觀丫還任性,惠武帝與皇后都慣著她,她還可以騎在皇上的脖子上騎馬。
馬丫還有個哥哥,這個哥哥就是馬君。
馬君也是很寵馬丫,那個時候先生給馬君講課,馬丫也要去。哥哥學她也學,所以馬丫的學習基礎比觀丫強多了。
等到馬丫到了孫府,那個時候她底子硬,跟蓮兒孫戎以及周大清一起上學,後來她不上學了,先是做了蓮兒丫鬟,後來又幫助三太太出謀劃策,馬丫那個時候不像別的丫鬟,她有大把時間看書。
孫府的書房任她出入,她幾乎把孫府書房的書都讀完了。
即便是如今,到了休息的時候,馬丫還會一樣地看書。
也就是說,觀丫跟她母親馬丫在讀書上那真的不能比。
她們母女因為文化與認知上的差異,就各有各的想法。
馬丫在十四歲的時候,心機當然要比觀丫強的多。
觀丫作為一個女孩子,未來的皇后位置誘惑著她,她能不動心?!
觀丫有自己的想法,她在跟馬元亮接觸以後,所有關於他們的身世她都知道了。
馬元亮之所以知道,是馬君跟他們這些兄弟八個說的。
馬君不能瞞他們,必須告訴他們真相。
告訴他們本來不姓馬,本來是皇家的人,只是迫於無奈,才跟當年太祖皇上時期的馬皇后姓了馬。
如果不是江山被福康帝奪去了,他們這些孩子,現在應該是太子和皇子了。他們大多數應該做了藩王,有了自己的封地了!
當然馬君這話是有毛病的,就跟哄孩子似得。
要是他還是太子的話,惠武帝還在位的話,惠武帝會在民間給他找這些女人嗎?
只怕她們連皇宮的邊都摸不著,即便她們有幸進宮了,那也是普通宮女。
太子選妃,就像震哥這樣的,皇后以及妃子人選,那都有了,太皇太后的孃家孫女,太后蓮兒的表侄女,這哪一個是家世是簡單的?皇上的婚姻從來就是政治婚姻。
馬元亮跟觀丫什麼話都說,觀丫因此知道了許多以前的內幕。
觀丫就覺得,她母親是公主,但她不能跟她這些表哥比,她也就是一個普通官宦人家的小姐。
如今她爹周大清跟太后蓮兒是表兄妹,太后蓮兒想把她弄進宮裡,她們兩以後就可以攜手控制內宮了。
這就是蓮兒灌輸給觀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