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被告非得被全部殺頭不可。
要知道殺人的摺子送上去,送到福康帝的案頭,福康帝不砸壞一個茶杯才怪,不株連家人那是福康帝不想跟普通來百姓一般見識的!
何必呢?!
福康帝知曉許多人背後罵他,可他管不住別人的嘴,這事法不責眾,沒辦法!
大高更知道有人在背後罵他爹篡位。
那麼現在,大高上臺了,他要把福康帝所制定的政策重新制定,把福康初年審理過的案件,把它給推翻了重新審理,他要為冤案平反!
還有,福康帝遷都這事違背了太祖皇上的意願,他要把朝廷搬回南都去,這樣一來,他就跟太祖皇上對接上了,而且追隨惠武帝的大臣又被平反,大家對他印象一定是好的,認為大高是個好皇上。
大高這樣做,就成功地為自己坐上皇位洗白,大家就認為錯在福康帝,但是大高他沒有錯,大高他是好皇上!
大高上位不久,他又實施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古話。
他把福康帝時期被下獄的夏大人放出來,令他做了戶部尚書,另外還把被貶去地方上的吳大人也召了回來,令他做了工部尚書。
這兩位大人,當年都是太子黨,是二高告發大高,福康帝一氣之下處置了太子黨。
大高在臺上做了這麼一番轟轟烈烈事情,馬丫就覺的形勢有些不妙。
現在,馬丫重點要防範的是,阻止大高把都城搬回南都!
馬丫為什麼這麼做呢?
因為福康帝當年遷都,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在南都會遭人詬病,他要回自己的藩王時候的封地,這裡根基紮實。
只要大高一直在北都,馬丫的哥哥到時候士兵奪位,就有了口實。
那太祖皇上定下的都城,你福康帝說改就改了?你奪了侄子的皇位之後遷都,你就是大不孝!
一個人如果跟不孝聯絡在一起,就會遭到老百姓的唾罵,這是爭取人心的最好藉口!
馬丫就想,無論如何也要阻止大高在給他們這一支皇洗白!
馬丫破解了大高的用心,大高這是在爭取民心啊!
馬丫就想著請假去北都一次。
馬丫去北都,那是有原因的,假也是好請的。
要知道,現在外面誰都知道馬丫她貪財啊,要是大高把都城搬到南都來,那她和花姐的水果攤怎麼辦?她得去跟花姐商量,必要的時候,得把水果鋪的生意做回到南都來啊。
這是馬丫請假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當然,馬丫真正的用意,她是想離開基兒這個太子府,她就可以獲得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