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帝看中大高的兒子基兒,原因就是,基兒吸取了福康帝與大高兩人的長處。
要知道,基兒是文武雙全啊!
有句話叫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基兒定會做的比福康帝好!
福康帝為什麼把基兒一直帶在身邊,那就是他怕大高把基兒給帶壞了,除了怕基兒跟大高學,喜歡吃肥肉外,還怕基兒受到大高的影響,跟自己的政見相左,到時候篡改福康帝時期的政令。
基兒在福康帝身邊,耳濡目染,那是會受到福康帝的影響的。
這個,福康帝是心裡有數的。
福康帝在各種繁雜的事情總算理出了頭緒,他對自己的一生有了認識。
他知道,自己死後,定會遭到各種辱罵,但是他得讓自己的孫子基兒,把腰桿挺直做人!
基兒的才能,絕對能做一個讓老百姓愛戴的明主!
福康帝也相信基兒,到時候為自己正名!
所以到了北城,福康帝下旨,要求基兒廣納人才,召府兵。
這就使得,基兒的府兵增加到一萬之眾。
其中,基兒高薪聘請了當初在南城那個恭儒山莊的武術教頭。
這麼一說,可以想見,基兒的這一萬人裡,要有多少恭儒山莊的人?!
不管這些兵士是不是恭儒山莊的人,但是不管誰,都知道恭儒山莊的名聲的。說白了,其實這一萬人,完全控制在恭儒山莊的手中。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要說,馬丫潛伏在皇太孫府,潛伏在基兒身邊,她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皇太孫是怎麼請到這個教頭的?
說到底,還不是馬丫在運作麼?!
按說女人不應該參與政事,但是,馬丫她不同啊,基兒好鬥蛐蛐啊。
基兒閒來無事,就好鬥蛐蛐,馬丫就陪他玩,馬丫拉著蓮兒陪他玩。
這樣一來,馬丫跟他們之間,就不是主僕關係了,而是超越了主僕關係。
福康帝要基兒組建自己的府兵,基兒在跟馬丫鬥蛐蛐的時候,就說過這個事。
基兒想聽聽馬丫什麼意見!
馬丫就笑,說這她哪裡懂。
不過,馬丫又說,要是論本事,那麼在南城的那個武術教頭,倒是有點本事!於是基兒立馬讓孫戎去把這個教頭請來!
這事,雖然馬丫開口了,按說,胡妃不說什麼,這事也就過去了。
但是在基兒身邊的人,就不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