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一直延續到惠武帝的爹去世。
惠武帝的爹去世的時候惠武帝只有十五歲,惠武帝還沒有娶妻他爹就過世了,算是少年喪父了,這對惠武帝打擊太大。
那段時間他得守孝他哪有時間再跟徐小妹鴻雁傳書啊?
再有他爹死後太祖又立他為皇太孫,事情繁多就這樣耽誤了年把。
等到又過了一年,太祖忽然要為他選妃,惠武帝才慌了,他便託了自己的姑姑也就是靜公主去跟太祖說,他喜歡徐小妹。
這怎麼能行?
靜公主雖然覺得太祖不會同意,但是在侄子的強烈祈求下,還是去跟太祖說了這事。
太祖皇上很生氣,說天下女子那麼多,他怎麼偏偏喜歡徐大人的女兒?徐大人在過去跟太祖那就是稱兄道弟,何況徐小妹的大姐嫁給了福康帝、也就是那個時候的北王,他們到一起怎麼稱呼彼此啊?
他們之間差了輩分的,不行這絕對不行!
雖然惠武帝當時還引了古往今來很多事例說明,差輩分做親的多了去了,他們憑什麼就不行?
但是沒有用!
這話被靜公主攔了下來,她告訴惠武帝,一定要聽話,不要再太祖生氣了,他們之間是不可能的!
不久後,在惠武帝大婚之前,他覺得自己沒臉見徐小妹,就給徐小妹寫了一封長長的信,表示自己是有心於佳人,奈何上輩的姻緣擋道。
徐小妹也回了一封信,這封信讓惠武帝看完後整整哭了大半個夜。
一個將要大婚的男人嗚嗚咽咽哭了半夜,想想心裡是有多麼地不忍多麼地不甘!
至於徐小妹給惠武帝寫了什麼內容,無從得知。
總之惠武帝大婚了,惠武帝沒有鬧,惠武帝就像掉了魂似的被人牽著走完了整個結婚儀式。
可想而知徐小妹在家裡的巨大壓力下,給惠武帝寫了什麼吧!
都是才子,你知我心我知你心的,其實就是不寫信彼此也能理解對方,畢竟婚姻大事他們做得了主的!
可有誰能知道,惠武帝身上一直戴著一個香囊,這個香囊他入道後收藏了一輩子,從未離過他的身。
這個香囊就是徐小妹親手做給他的!
徐小妹貼身也戴了塊玉,而這玉是惠武帝小時候就戴的,一直戴到後來,他把這塊玉送給了徐小妹,他才沒了戴。
福康帝奪了惠武帝的皇位,徐小妹會嫁給福康帝做她的皇后嗎?這可能嗎?
徐小妹選擇修道,其實也是因為她後來聽到可靠的訊息說,惠武帝修道去了,她才選擇了這條道路的。
他們後來再也沒有見過面,也許,在他們的心中,能戴著心上人的禮物,他們已經算是在一起了。
所以肉體的結合跟精神結合比起來,連屁都不算!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