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公差勤務特別多!
要問在這些地方的老百姓苦不?那肯定苦啊,這地方跟江南沒法比,江南就是個產糧大省,風調雨順,要不然修運河干嘛,不就是想等遷都過後南糧北調,供應北城官兵以及老百信的生活需要嘛!
在加上山東這個地方老是乾旱,地裡收成有限,吃糠咽菜那都是好日子,有時候連樹皮都被扒光草根都被挖光了,沒得吃的!
唐三兒的公公為了讓他們夫妻多團聚,好給家裡添丁,自家有一個官府攤派的名額,他自己就去遠方服勞役了。
去遠方可是有糧食拿的,這就等於官府僱傭他一樣。
但是,上面只是這麼說,當時答應給糧食的,可後來反悔了,說他們沒有按時交差,糧食不發了,被扣了!
唐三兒夫妻以及其他一些老百姓,糾集了百十來人,就去官府搶糧,結果唐三兒的丈夫被抓,後被打死在獄中。
唐三兒的公公婆婆見兒子死了唐三兒還沒有懷孕,他們受不了這個打擊,在那一兩年間很快相繼去世!
唐三兒就剩一人她欲哭無淚,她想殺了那貪官為丈夫報仇。
此時還是唐老爺子比較冷靜,勸她不要衝動,要她去兗州投奔恭儒山莊的林孝主,即便想殺了這個貪官,也好藉助他們的力量!
林孝主得知她的事情後,先穩住唐三兒,並立馬上報給馮清卉。
馮清卉跟馬丫哥哥緊急商議,覺得這是個機會,他們可以以這件事情為切入點,打算借勢舉兵起事。
但這事遭到了馬丫的反對。
馬丫反對的理由那就是,福康帝現在身體很好,即便他們能夠聚集到人手,但是對於福康帝來說,打敗他們易如反掌。
因為福康帝本來就是一個能征慣戰的統帥之才,他們根本不是久經沙場的福康帝對手!
馬丫的意見是,不可以以惠武帝或者馬丫的哥哥名義起來造反,這樣只能讓哥哥的理想速滅!會讓他們一直隱藏很深的恭儒山莊總部暴露。
那樣太不划算了!
馬丫分析形勢,如今在山東的二高,他也在蓄謀造反,手裡也藏有一萬兵力。如果現在就以惠武帝的名義或者馬丫哥哥的名義起來奪皇位,那麼這二高的力量可不容小覷,他會毫不猶豫地幫助福康帝一起裡應外合來剿滅他們的。
二高跟福康帝是父子,跟太子是親兄弟,一旦有人來奪他們家皇位,他們便會齊心協力舉兵一處好對付外人,馬丫說那樣他們會輸得很慘!
那麼,如果以老百信生活不下去了,起來造反搶糧啊什麼的,二高肯定當縮頭烏龜,因為他所養的那麼多兵,他才捨不得拿出來用呢。
況且以他的心思,他恨不得這地方越亂越好,越亂,他才越有機會······
所以這次恭儒山莊並沒有出面,只是馮清卉派了手下,緊急聯絡了唐三兒,然後,給她送去了兩個軍師······
有關於那次的起義不去說它,反正就是農民活不下去了,後來失敗了。
官府的很多糧倉被搶了,府縣衙門被燒了,很多官員逃離了州縣,沒來得及逃跑的都被殺了,來得及逃跑的後來被福康帝給殺了!
那次的意義是,雖然雙方死傷了上萬人,但是如果沒有這次的起義,怕在這地兒死亡的人永遠不止這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