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銀子啊,時不我待呀,大爺跟老爺商量後的第二天,便帶著隨從急不可耐地往北城考察去了。
話說大爺走了不久,孫府又接到大姑爺來信,說自己的娘今年七十大壽,希望老丈人攜同全家老少前來熱鬧一番,自己的爹想念親家已久,想借這個機會,跟老丈人在一起談談心,小酌幾杯等語。
都是場面上的客套話,誰出禮還帶著一家老小?又是這麼遠,信裡的意思無非就是通知孫府有這一頭禮要出。
這是必須要去的,但是老爺去,那就是個笑話了。
老爺畢竟在朝為官,總不能說請假去吃碗壽麵吧?再說,老爺還比親家母大一歲,給她過壽?她想得美!
不管怎麼說,按理孫府還是要去人的。
老爺老太太考慮來考慮去,覺得大爺雖然去了,可他原先是不知道周大清的祖母要過七十大壽。
大爺去北城,自然是要到周府去拜訪的,妹婿家麼,沒有不去的道理!
但是大爺先行走了,又沒有備些禮去,若是要大爺在那邊準備禮物,即便在那邊出禮,好像顯得孫府有些隨便,對親家不夠重視。
所以老爺就決定,再派個府裡的女眷去,帶了禮物,再帶著老爺的一封信,信中無非是些老爺本意要親臨,只是公務在身,實難抽身等客套話,不去說它。
這樣一來,就顯得孫府比較重視啦!
周家老太太是夫人,人家是有身份的。要是一般關係,派幾個下人送個禮去就成了。
周大清的祖父如今在太子身邊,人家可是太子太師,孫府怎麼著也得擺出隆重的樣子吧?!別人想巴結還巴結不上呢!
於是就決定,派大太太去,後面除了跟著大太太的幾個丫鬟婆子,還有就是鈴鐺,小翠,花姐,馬丫。
當然,這周大清自然要一同前往。
這樣一來,去吃喜酒的隊伍可就大了去了。
一路上,有五六輛大車,還有十來個從軍中抽調來的護衛的,他們都騎著馬。
周大清沒有騎馬,周大清坐車,要馬丫跟自己一道,兩個人還把蛐蛐罐搬上了車,用以打發無聊的旅途時光。
早起趕路,晚上住店,這一路自然都有人安排好。
直說這一天到了山東地界的某一處,這裡山高路陡,車把色便放慢馬速,緩緩前行。
護衛手握刀柄,總感覺在這荒郊野嶺,讓人瘮得慌。
大太太拉開車簾,向外看時,才後悔要走這條近道。
只說眾護衛小心謹慎注意著四周的情況。忽然,從前面衝來一隊人馬,攔住他們的去路。
憑良心說,要是一般的山匪,二三十人,根本就靠近不了太太們的車驕,這些護衛也是從軍中精挑細選的。
可這回打劫的不同,只有七八個人,個頂個的高手,一個個都黑布蒙面,在與這些護衛打鬥中,根本不給他們出手的機會,一個個就被打下馬來,摔在地上哭爹叫娘了。
為首的高高大大,他騎在馬上,往車前一站,叫囂道:“爺們只為求財,不取爾等性命,速速下車。”
大太太覺得這人說話不粗魯,便從容地從車上下來,可跟她的人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