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鐺就笑了,對三太太道:“這清少爺平常倒是挺好的,老實本分,不像戎少爺,他可是不甘寂寞的一個。這一路上,戎少爺要是要馬騎,路上惹個事什麼的,他欺負了別人倒也沒什麼,可要是遇到個硬茬,被人給打了,那可怎麼得了?”
這話,是戎兒私下裡請了鈴鐺幫他說話的。他們要想路上玩鬥蛐蛐,必須過三太太這一關。
於是戎兒跟周大清想到的是裡應外合,要是能拿下老太太,也就等於這事成了,要拿下老太太,必須要鈴鐺配合,多分鈴鐺幫他們說句話,比他們自己說多少句都強!
老太太聽說戎兒騎馬,這倒是個事。
戎兒十三歲,他可是練武出身,但是平常騎馬那都是有人跟著,又不是長途跋涉。
十三歲的戎兒雖然不是那種不講道理的人,但是年輕氣盛,在外與那些小地痞偶爾打個架也是有的。
可到了別人的地盤上,再不能惹事了。
老太太上心,那三太太更是上心,她哪能容許戎兒受傷?
所以她們是什麼心理,戎兒是最能感知的,戎兒自己不好提,就請了鈴鐺說。
“這••••••”三太太犯難了。
“這什麼呀?”老太太就道:“這一路上也夠辛苦的,他們愛玩,又不用上學,就讓他們玩玩!”
老太太就虎下臉,對周大清道:“到了南都,可不許你把些東西帶進府裡,否則,我告訴你二舅捶你!”
“祖父說了,到了南都,要讓我進國子監去學習呢,老祖宗您就是讓我玩,我也不敢呀!”
“知道就好!”老太太撇了嘴笑著道。
於是,這事就成了。
這表兄弟兩個連忙帶了工具,去牆腳挖蛐蛐去了。
周大清跟戎兒去挖蛐蛐,這個訊息很快就被蓮兒的丫鬟大知道了,於是蓮兒聽說後,她不作聲。
等到第二早,大家都亂糟糟上車的時候,蓮兒帶著馬丫,把兩個小子給趕下了車,對他們道:“你們兩個,不騎馬,倒要搶我們的車坐,正大哥要是見了,非得捶你們一頓不可!”
兩個小子被蓮兒趕下車,自去找管家安排不說。
戎兒見了蓮兒上來,他與周大清對視了一下眼神,然後道:“你跟我們爺們坐什麼車呀?下去下去,你跟娘坐一輛車去。”
“要是不給我坐,我就去找正大哥,說你們兩個玩鬥蛐蛐不帶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