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太臉上也笑著,卻笑得很僵硬。
老太太就道:“有什麼管好管不好的?誰一開始就會管理家事的?你有不懂的,可以來問我,也可以問問你大嫂子。你的兩孩子一天天大了,以後難免要你出門去應酬,你也該學一些本領了。”
老太太說完,就把眼光看向大太太二太太。
二太太點點頭:“老太太說的是,三妹是該鍛鍊鍛鍊了!”
“我早有這個意思了!”大太太就接過二太太的話笑道:“蓮兒那會兒還小,還需要妹妹盯著,如今一天天大了,妹妹也該練習練習,怎麼待人接物,不至於到時候,搞得手忙腳亂的,那樣多失禮啊?!”
大太太這話絕不是諷刺,大家都聽懂她說的是什麼意思。
那就是蓮兒一天天大了,要是被皇家選中,那三太太難免要與上面的女眷比如王妃什麼的有一番往來,要是縮頭縮尾,倒顯得他們孫家沒見識似的。
蓮兒的事,不能拿到桌面上說,只能私底下說,只能在桌面上隱晦地說。
所以大太太二太太不傻,在老太太姑太太面前,表現還是不錯的,還是要為孫家考慮的。
她們是不是出於真心呢?
要知道,在得失利益面前,才是衡量的標準。假如蓮兒要是真的進了皇家,到那個時候她們再巴結三太太,是不是有些遲了?
就像三太太一樣,在三爺戰死後,她沒有靠山,也偃旗息鼓了一段時間,直到李媽被打發,馬丫被打,又把她心中的戰火給燃燒了。
而今,老太太姑太太給三太太撐腰,那兩個太太,就得識相!
三太太管理這個家的事實已成定局,她們便來一個軟手真心話,一時把她們之間的恩怨擱下,把思想覺悟提高到以大局為重的高度上來,這豈不是皆大歡喜?!
於是,三太太又開始意氣風發,開始接手孫府的管理事宜了。
在年前這段時間,大奶奶要夥同三太太,走過接手過渡階段,所以每天安排孫府的事,是由兩人共同完成的。
過了年,大奶奶算是正式下崗,這事也就不再說了。
且說大姑太太在孫家,一直過到了臘月十五,她不得不回去了,她得帶著周大清,回去跟他爺爺團聚過個年,到了明年春上,還得把他給送到孫府來,然後下半年,孫府在南都的房子蓋好了,好讓他一同跟孫家人一同搬遷過去,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晃悠,以此來向皇上宣誓,他們周家是效忠於皇上的!
周大清要走了,他原先的願望,是要帶走馬丫的。
馬丫雖然回到蓮兒身邊,他要是跟三太太或者老太太說,要馬丫。
那老太太跟三太太在這個時候就沒有拒絕的理由,因為他的娘大姑太太,如今是夫人了。
夫人可不是瞎叫的,不是一二品官員的妻子,那都不能叫夫人,夫人可是上封的。
大姑太太不但身份珍貴,她來一次,還給孫家帶來好處,比如答應了二姑太太兩口子請求,他們將在北城開李家分店做生意,靠上週太太這棵大樹,那生意肯定紅火,他們將等著發大財。
她還答應大奶奶,回去跟自己的丈夫說,要抬抬孫正。
所以周大清要是想要孫府的一個小丫頭,那真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