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花姐鈴鐺這樣的,那更不一般,比如像她們出來,那老太太三太太還不知要叮囑跟她們的人多少話了。
從這可以看出,有些丫鬟,身份雖然還是個下人,只要受寵的,是要享受半個主子的待遇的。
馬丫作為外面廚房粗使的丫鬟,大街上隨便去,小廝隨便見,沒什麼好遮掩的。
有一回周大清去了馬丫的房間,他是皺了眉頭,他跟戎兒說一定要把馬丫帶走,大奶奶怎麼安排馬丫住這個破地方?!
戎兒就道:“都怪我••••••”
戎兒把馬丫遭這罪,怪在了自己的頭上,要不是要馬丫讀書識字,她哪裡能到這樣的地方來?!
大街上,賣什麼小吃的都有,周大清要買些好吃的給馬丫帶回來,馬丫不要,馬丫說:“現在不比以前,我跟姐姐們住在一起,自然要分給她們,再說,背後指定有人說我風涼話,唉••••••”
馬丫見他兩瞪著眼,似要去找茬似的,馬丫趕緊打岔,跟戎兒道:“戎爺,能不能借本書我讀?午後有一段時間休息,我一個人也無聊!”
於是周大清跟戎兒回去,就找了幾本書,給馬丫送過來。
正因為這兩少爺偶爾會來看馬丫,帶馬丫上街,所以馬丫在這裡,也並沒有人欺負她,都說她是要跟老太太的外孫走的!
花姐因為特別的原因,她也經常來看馬丫。
花姐給馬丫做鞋,花姐給馬丫裁剪衣服,有時候,花姐還會給馬丫帶兩塊繡花手帕什麼的。
花姐對馬丫的好,在別人看來,是因為他們都知道馬丫倒黴,是花姐告發的。
花姐也許出於愧疚,才對馬丫好。
但是他們就納悶了,以花姐的本事,完全可以把馬丫接回去,她為什麼不跟主子求情呢?!
這就叫外人不知里人事,花姐也懶得搭理這些閒言碎語。
有時候,花姐在發呆的時候,常常會出現這樣一種幻覺。
那就是孫家老老少少,都被官府的捕快綁縛刑場,劊子手的鬼頭大刀寒光閃閃,就在刀砍向花姐的脖子的時候,有人喊刀下留人。
說傳公主旨意,傳花姐覲見!
於是,花姐被人帶到馬丫那裡,從此就跟隨馬丫左右,成了馬丫身邊的紅人。
花姐常常會這麼想,會想到馬丫有眾宮女伺候著,也許因為馬丫感冒,就會有姑姑拿了宮女去懲罰!
花姐就想,真是造孽啊!怎麼說,馬丫也是福康帝的侄孫女啊,她怎麼就淪落到孫府做丫鬟呢?
現在,還讓她做這最髒最累的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