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邪惡的氣息,絕非善類。”
“此事我等還是跟先生商議一二再說吧。”
此事說起來,乃是道家之因。
儒家卻是不太好插手其中。
然此事終究關係到天下安定。
於這個角度而言,倒也無所謂分內分外了。
“嗯?他們找我有什麼事兒?”
蜀山之上,跟李逍遙以及幾位長老坐而論道的衛無忌,剎那間心有所感。
一道意志投影到了儒家的根基之所——稷下學宮。
道道剛正秉直的念頭,來自大儒的意志充斥。
匯聚了近乎無數的儒家浩然正氣,隨著這一道意志的降臨,憑空而起無限波瀾。
整個六界,能引起浩然正氣如此動靜兒的。
恐怕只有衛無忌這麼一個鑄造了儒家的創始人。
“我等見過先生。”
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傳承積累,無數的人才,無數典籍,盡數歸於此地。
單純以年歲,相對於其他幾界,人界之崛起,實在太短太短。
連旁枝末節,怕是都不一定能夠得上。
這稷下學宮多年的積累,卻不一定比其他幾界差到哪兒去。
歷代三公皆是百官領袖,儒家掌門人。
若以身份論,自是尊貴無比。
然到了這稷下學宮卻算不了什麼。
天地君親師,三綱五常。
敢在師門長輩面前裝犢子,是不想活了嗎?
而這些歷代的師門長輩,在衛無忌這個真正的祖師爺面前,卻也是算不了什麼。
衛無忌淡然的話語響徹稷下學宮的一瞬間。
不知多少皓首窮經,不問世事的大儒驚醒了過來。
以極快的速度,朝著言語發出的位置匯聚。
一位又一位在外邊能掀起無盡風雲的大儒,乖得如小學生一般。
極守規矩的站在了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