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的熾熱情意,初時如春花爛漫,如夏風熱烈,終時如秋葉蕭蕭,如冬雪徹骨。
程廷癱在床上,沒有再嚎啕,而是沉默地流淚,心事全都隨著眼淚淌了出來,以至於心裡空空蕩蕩,眼淚和鼻涕已經滔滔了,他也懶怠抬手擦一擦。
鄔瑾重新擰了帕子,攤開在手掌上,覆蓋住程廷的臉,用力從上往下抹,將帕子一折,翻了個面,他從左往右又擦了一遍。
放下帕子,他給程廷蓋上薄被,又把那兩隻鞋子擺放穩妥,同時發現程廷個子不高,鞋卻不小。
他見程廷的眼淚一時半會沒有枯竭之意在,自己又冒了不少的汗,便起身出門,見祁暢在門外候著,就低聲道:“我去洗把臉。”
祁暢點頭,邁進門檻,在心裡哈欠連天,又不敢大睡,只能無言守在床邊,時不時伸頭看看床上的程廷睡了沒有。
看了好幾眼後,他面上露出了疑惑——程廷穿金戴銀,吃喝不愁,在他看來,簡直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有什麼可值得傷心的?
鄔瑾心裡沒有任何疑惑,甚至累的沒什麼心事,單是走到官房裡,藉著殘水,從頭到腳洗了一遍,同時小嘔了一場。
他滴酒未沾,卻讓燕館裡的涼風激了一瞬,水汽與涼風順著他的汗一起潛伏進了玄府之中,又讓複雜的氣味和吵鬧的聲音弄的頭疼不止,吐出來之後反倒好了一些。
頭痛只是稍緩,還是隱隱的做痛,不能大動,裡頭彷彿是藏了針,一動就要扎人,連束起的髮髻都拉扯著頭皮,緊繃著痛。
忙碌時他還能忍受,一靜下來反而難以忍受。
洗過之後,換上下人送來的衣物,他忍住痛楚,進了齋學,點亮燭火,攤開筆墨,寫今日日錄。
“元章二十二年,端午日,無雨。”
筆墨點點,落於紙上,端午這一日所生之事,都叫他一一記下,平平起,平平落,寫的太過順暢,以至於他竟生出了一陣恍惚,好像他一直在九思軒,在桌前,用這枝筆,研這錠墨,筆墨全都夾雜著九思軒濃濃的古樹氣味,一併落在紙上。
直寫到奚琴時,他才沒再恍惚,而是鄭重落筆:“世上竟有能奏此悲聲之人,聽之花色暗,燈火暮,雪壓萬樹,長河凍至今朝,孤絕、生離、死別,盡在其中,餘響不絕。
能聽此曲,我之幸也,不知何人請出此聲,只能紙上酬謝,乃是端午一大禮。”
待墨跡幹了,他將紙疊起,夾入小報,起身去廂房看程廷。
祁暢睡在屏風外的榻上睡下了,見鄔瑾進來,連忙站起來,鄔瑾低聲道:“你睡你的,我只看看。”
程廷臉上淚痕猶未乾,人已經累的睡著,屋子裡縈繞著一股酒氣,和他的鼾聲相得益彰。
鄔瑾見他不會再要死要活,就悄悄退了出去,自己也去西廂房散了頭髮,把悶熱的外衫脫下,搭在屏風上,彎腰脫鞋,把鞋子放好,睡下了。
無論何時,他都是如此井井有條,不亂章法。
這一覺睡的短,子時過半,他忽然醒來,只覺口渴難耐,想要喝水,茶壺裡卻是空空如也,一滴也無。
他披衣開門,欲進花廳去倒水,忽然聽到九思軒外小徑之上,傳來莫聆風清脆的聲音:“莫小孺人是鬼嗎?”
鄔瑾定在原地,知是莫家兄妹從燕館歸家,沒走正門,走了角門,從後花園進來的,而莫千瀾應該是給莫聆風說了《夷堅志》中的一則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