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眼前的飄飛的五枚旗幟,根本就未見氣流,未見氣流,那便只有一種情況,乃是被神魂驅動。
能以神魂而取物,這隻有傳說中的驅物境方能做到。
驅物境,是個什麼境界?
凡人修煉,鍛鍊身體,而至筋骨強健,血肉豐滿,靈魂壯大,而致勁力大增,超越凡夫。
待得鍛鍊身體到極限,藉助外力,破開丹田,儲存真氣,到達氣海境,武道修為邁上新的臺階,而在破出氣海的過程中,身體的鍛鍊,並未停止,五臟六腑,得到進一步沉凝,強大。
待真氣儲存到極限,開始液化,便進入凝液境,反掌之間,較之氣海境不可同日而語,這個階段,筋膜也得到鍛鍊,人體已強橫到了堪比精鐵的程度。
到得液態真氣儲滿氣海,人體的血液,脊髓,進入到凝實階段,一滴血髓,能壓秤,人體已強大到了凡人的極限。
至此,靈魂隨著身體的鍛鍊,也到達了相當強壯的地步,突破了極限,靈魂便能在夜間離體,這便到了傳說中的出竅的境界。
靈魂出竅,夜行千里,到達這一步,便算完成了武道向修真的跨越。
一步之遙,天人相隔。
而隨著靈魂的進一步強大,各種妙用開始顯現,最先完成的便是以念頭驅動物體,這便是傳說中的驅物境界。
此間眾人,至強者,不過氣海後期。
由氣海而至驅物,須得經歷,凝液,感魂,出竅。
其中每一個境界,皆又分作前期,中期,後期,巔峰。
不說每一個境界的跨越,便是每個層級的跨越,都得需要無窮的努力和機緣。
甚至絕大多數人,終身都難得突破,永遠地停在現行境界上。
至於驅物境,整個大越王廷,未曾與聞,只有在古人筆記中,才能見到。
此間,陡然出現一位仙風道骨的道人,出口便是滄桑古意的歌謠,自稱在古墓中居住百年,伸手便能是驅動旗幟,種種意向疊加起來,整個兒一神仙中人。
此刻,一人喝破,眾人望向道人的眼色,已充滿了狂熱,甚至有那意志脆弱,妄圖走捷徑地,竟跪下地來,痛哭流涕,渴求仙人賜下機緣。
一雙雙狂熱的眼睛中,獨有一雙漂亮的眼睛,清澈目光中夾雜著玩味的笑意。
卻說滿場狂躁許久,那道人長嘯一聲,眾聲歸寂,又做歌曰:“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仙人,仙人,哈哈,貧道苦求百年,連仙人的門檻都不曾摸著,焉敢稱仙。諸位道友,有所不知,這無柄小旗乃是元心木所制。”
此話一出,滿場大譁,繼而嘆息之聲不絕,間或夾雜著幾道長長的舒氣,仙人既是傳說,還是歸於傳說的好。
“敢問道長是何境界?憑什麼證明此間寶地,乃道長所有。”
道人自承非驅物境界,非但沒引起唾棄和窺視,反倒被眾人當作自信的表現。
更何況,即便不是仙人,能如此輕易地御使五枚旗幟,靈魂力的強度,恐怕也到達讓人瞠目結舌的境界,至少超過氣海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