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晚飯的時候,老太太就問了問昨兒去楊家的事。李夫人彙報,四娘子補充。主打一個親密無間,春暖花開。著重說了楊家兄妹兩個傷不重,沒大礙。
四娘子終於出息了,撒嬌著和老太太抱怨:“祖母,孫女也想看看邸報,知道知道外面發生的事。連三娘都能知道晉王成了賑災的欽差,我都不知道。這可不好,我比她大呢,您說是不是?”
誒呦喂,我的姐姐,你真的長心了,蕙蘭聽了心裡激動的直拍大腿。
老太太笑眯眯的聽著,沒有答二孫女。
四娘子又去找大夫人撒嬌,大夫人被搖的發暈,嗔怪道:“你個瘋丫頭,沒有半點正形。你連看書都坐不住,那邸報還不如書本有趣,你能看的進去才怪。”
四娘子蔫了,撅著嘴不說話了。
老太太看著二孫女的模樣笑了,又問了五娘子和蕙蘭。
五娘子笑的溫婉,“二表姐真是溫柔又體貼,囑咐我們以後和三表姐多玩呢。自家姐妹,本來也該親近的,二表姐太客氣了。”
蕙蘭接上,“是呢,二表姐太客氣了,還記著孫兒的生日,說要送個好東西給我呢。我一個小孩子家家的,每日除了吃就是玩,哪裡有什麼想要的。表姐還記得我喜歡定窯的器物,真是受寵若驚呢。”面上摻雜著既興奮又不好意思的笑容,看的上首的姑母愛的不行。
老太太笑著看了看五娘子和蕙蘭,兩人回以人畜無害的微笑。又看看已經轉了面色的四娘子,老太太笑了,“好好好,吾家有女,都是好孩子啊。姐妹和睦是好事,我們這些長輩看著也欣慰。日後你們有什麼節目,別忘了叫上阿敏她們姐妹。”
四娘子為首,三個人乖乖起身應命。只除了四娘子臉上有一絲勉強,兩個笑的都是滿滿的笑意。老太太笑著搖搖頭,擺手讓她們坐下。
“倒是我疏忽了,連阿蕙都要過成童禮了。到時候備上一桌席面,咱們一家子好好樂樂。”老太太笑著吩咐。
大夫人起身應命,蕙蘭也忙起身道謝。
“自阿媛出閣,我這身上一直懶懶的。難得今兒聽阿婉說要向學了,我倒是生出些性味來。這樣,老大媳婦就受受累,讓阿婉每日巳時過來我這裡,就當是給我老婆子解解悶。”老太太隨口道。
大夫人忙起身,“母親說的什麼話,阿婉能陪您解悶那就是她的孝心了。母親心情好了,少些不虞,也是我們做兒女的幸事。阿婉能跟著母親學些眉高眼,才是幫了媳婦大忙呢。她每日事兒也不多,巳時過來不成問題。”
老太太笑著讓大媳婦坐下,沒去看興奮的四娘子又問五娘子和蕙蘭“阿妍和阿蕙也上了五年學了,都學到那裡了?”
五娘子為長,起身回道,“四書五經都學完了,父子說接下來要再精進就要多看書看文了。這非是一時之功,讓平日用心,眼下正教寫文作詩呢。阿蕙雖比我晚入學幾個月,進境卻與我一致呢。”
老太太點點頭,“聖人文章看多了沒壞處,也能學些道理。卻也不必太過精研,入了迷成了書呆子就不好了。這樣,明兒我讓人去和夫子說,你們倆課程也提前一個時辰結束。巳時和阿婉一道過來,聽聽外頭的事,長長見識也是好的。”
五娘子眼睛蹭的亮了,和欣喜的蕙蘭一起領命。
她們這邊高興了,一旁的六郎卻不答應了,“祖母偏心,只記得姐姐們,孫兒也想來陪祖母解悶,聽聽外頭的事長見識。”
老太太笑了,招手讓他過去。六郎立刻上前撲倒老太太懷裡,老太太親暱的撫著他的頭髮,“傻小子,你自有你父親教導,和我一個老婆子能學到什麼。”
“父親說祖母是女中豪傑,見識非凡,連他都佩服呢。孫兒一個還不到十歲的頑童,跟著祖母指定受益匪淺呢。您可不能太偏心孫女了,只記得孫女想不起來您最孝順的小孫孫。”六郎恨不得搖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