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很熱鬧,張燈結綵,歌舞昇平,蕙蘭和四娘子她們一起擠在人堆裡看熱鬧。倒是看了許多新奇的婚俗,花轎到了門口,卻攔著不讓新婦下轎,討要利市錢。自然有送親的給司儀媒人奉上荷包,四娘子笑鬧著帶著娘子軍攔著門湊熱鬧。
她們也不要利市,要新郎官表現一番。時辰還有富餘,又是最不怕熱鬧的場合,四娘子登時獲得許多支援。這裡聚集了不少年輕人,魏世子據說人緣不錯,因此響應者眾,多是小娘子。
古往今來,新婚當天是一個人這輩子最好說話的時候。不趁著這個機會,不是傻大膽四娘子帶頭,估計也沒人敢太鬧魏世子吧。當然,還有他身邊的一眾少年郎。蕙蘭笑的像個怪阿姨,新郎都是弱勢群體,你們這些伴郎只剩下躺平任嘲了。話說,她挺想看一本正經的二表哥表演的,多麼千載難逢的機會啊,能不興奮嗎。
一身紅袍的新郎官沒辦法,連帶著一眾伴郎,十八般功夫使盡,過五關斬六將,終於換得娘子軍讓開大門放新婦進門。四娘子她們花樣百出,眼睛都不夠用了。魏二郎加上顧三郎的窘態,估計就夠她一年的笑料了。
蕙蘭比較含蓄,只在心裡捶桌爆笑。雖然她得償所願了,但是她依然謹記著做人要低調的生存準則。君不見三郎君臉都綠了嗎,估計要對小娘子和婚禮產生陰影了,兩三年內都不想再做伴郎了吧!
接下來的儀式不用跟了,就這一項就值回票價了。四娘子大呼過癮,發誓以後要多多參加婚禮攔門。文清連連點頭附和,姐妹倆大生知己之感。七娘子看熱鬧看嗨了,也說好玩,要四娘子帶著她。還沒等四娘子把小七收歸麾下,小七就被五娘子無情鎮壓了。
蕙蘭一邊忍笑一邊為四娘子和文清未來的相公點根蠟,小七,你有姐姐是你最大的福氣啊!
接下來的儀式她們沒有跟著,只在後來跟著大家一起看了新人行拜禮。之後新人入洞房繼續剩下的禮儀,客人們就該入席了。
折騰了半天,蕙蘭早就餓了。她心大,之前的一點事並沒有讓她糾結。而且,王二娘子估計這次要遭,所以她非常輕鬆。不用動手,對家就自斃的感覺不要太好了。不要說什麼自己報仇才爽快解恨,那得費多少事啊,而且誰能保證就能報的了?蕙蘭是標準功利主義,達到目標就完事了,至於過程不重要。
在皇家明文下旨派人的教育調教之後,王玖再次當眾犯蠢。這叫什麼,這叫知法犯法,花樣作大死。要是沒有大公主出面,那還有可能是雙方各執一詞,還未必能坐實。只能說是王玖今天估計不宜出門,碰上了恰好公正的大公主。於是,她悲劇了!所以,以後出門一定要看黃曆啊,蕙蘭暗自叮囑自己。
心情好,菜色美,出來敬酒的新郎幸福男俊女靚,讓蕙蘭更高興了。就喜歡這樣的珠聯璧合,多養眼啊。蕙蘭高興,吃了個飽肚,走的時候才覺著撐了。忍不住打了個嗝,蕙蘭覺著人生很圓滿,心情很美麗。
又留了一會,客人陸續告辭。顧家人算是最後一批,壓軸退場。當然,大夫人還是得留著幫忙收拾殘局,但是四娘子和六郎被打發回家了。
一回去,老太太就打發大家各自回房休息,晚膳也各自在房裡用。但是蕙蘭沒能回房,被老太太招到了福壽居。大半天都帶著笑意的老太太不笑了,蕙蘭心裡毛毛的。福壽居里除了她倆就只有大娘子在,她面色也不算好。
被兩尊面色不佳的大神看著,蕙蘭表示壓力有點大,沒敢造次。
結果是老太太知道了之前的事,對王玖乃至王家表示了深切的憤慨。蕙蘭沒意見,王家對顧家敵意不小,保持警惕是必須的。但是也不值當氣壞身子,於是蕙蘭連忙勸老太太息怒。
又引來了老太太的憐惜和心疼,轉過頭安慰你蕙蘭好半天。大娘子也在一旁幫腔,既安慰她又表示王玖一定會受到嚴懲,讓她放心。一老一少一臉關心的模樣讓蕙蘭很感動,連忙保證她沒事,並對可能倒黴的王玖表示了不屑。
其實,要不是有她在,王家對顧家就算有敵意,應該也不會這麼早暴露。蕙蘭不知道該自責給顧家添了亂,還是該自得引得王家提前暴露了。算了,還是都不想了,自責或自得都有點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