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人到的早,這邊只來了定國公府的幾家親近的人家。定國公府闔家出迎,連新郎官也在,大夫人和六郎也一起出來了。
自家人沒那麼禮,大夫人四娘子六郎和家裡人見了禮就各自盡孝去了。大夫人和大娘子一左一右攙著老太太往裡走。六郎則和二老爺一起伴在鎮國公坐著的春凳左右。
定國公國字臉,留著短鬚,眸正神清,妥妥的擎天保駕忠君愛國長相,怪不得幾代深受信任。作為主家代表,定國公對顧家闔家登門的盛情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和熱情的歡迎。
老太太是長輩,代表全家恭喜了魏家的喜事並擺手說兩家是自己人,不用客氣。順便還打趣了新郎官兩句,把個出眾的公府世子說的面紅耳赤。
然後是定國公夫人帶著兒女和顧家長輩見禮,二老爺和二夫人給定國公夫婦見禮,小輩們哥哥姐姐一通亂叫相互見禮。
沒有在大門處敘話的道理,主家陪著客人一行人往裡走。定國公夫人是個有些豐腴的中年美婦,長袖善舞。伴著老太太和大娘子說話,也沒忽略小姑子,還趁空和李夫人及小輩們打了個招呼。很會抓重點的誇了姐妹們的衣裙漂亮,順勢誇顧家孩子有靈氣,拍了老太太一記馬屁。又吩咐兩子一女陪著二郎他們說話,沒有冷落哪一個。
定國公相比他夫人就比較寡言了,和二老爺夫婦及小輩們打了個招呼,就陪著妹夫走在最前方,一路走一路說話,也沒忘了二老爺。
原本是蕙蘭和四娘子一左一右挨著李夫人,五娘子牽著七娘子在後,與二郎三郎並排。因著魏家兩兒一女加入,魏家小娘子親熱的擠開了四娘子親親熱熱的挽著李夫人一起說了好些想念的話。魏筠是常去顧家的,李夫人也很喜歡她。順勢挽著和她說話。四娘子難得的順從,只打趣了魏筠一句就順勢退後一步和五娘子走在一排。而魏家兩個郎君一左一右伴著二郎三郎走在最後。
魏筠不愧是他娘生的,深的真傳。兼顧著李夫人五娘子蕙蘭和七娘子,相對比較冷落同齡的親表姐兼閨蜜四娘子。當然,如果加上四娘子回過頭和幾個郎君尤其是魏二郎說笑的頻率,四娘子絲毫沒有被冷落。
原本就有些猜測,這初一見面就是這副形狀,蕙蘭眨眨眼,笑的有些無奈。而且顧家沒有傻子,沒一會的路程,蕙蘭已經接收到了來自五娘子包含了八卦兼戲謔的眨眼和前面扶著老太太的大娘子側身瞄過來的篤定的眼神。
好的吧,她不是一個人在八卦,是吃到真瓜的趕腳。至於這枚瓜是甜是鹹是長成還是夭折,絲毫不以她一個猹猹的意志為轉移。所以,還是關心一下今天能吃到什麼好吃的吧。蕙蘭早已經學會了及時止損,畢竟好奇心太重,黃花會死的早的!
很快,一行人被迎進了花,男女分流,都被熱情的安排了茶點和陪客。老太太很體貼,讓他們一家人自去忙去,客人們快來了。定國公夫人客氣了兩句,還要服侍老太太用飯。然後下人來報,有客上門。只得遺憾的告了罪,帶著女兒出去了。
蕙蘭心裡暗暗咋舌,跟真的一樣,絲毫看不出來是客氣。定國公夫人段位不低,作為女人她很佩服。但是為了四娘子考慮,這個婆婆可不省油啊。
婆媳矛盾擱在21世紀也是大難題,更何況現在。幸好,四娘子神經粗大,爽朗直率,又是小兒媳婦,如無意外,一般不會引來婆婆的針對。
蕙蘭一邊用銀叉子叉果子吃一邊腦洞延伸,不知道大夫人和她大嫂關係如何,應該還是不錯的吧?蕙蘭不太確定,不過真要是四娘子嫁進定國公府,小姑子和大嫂的定位就要有變化了,希望大夫人不要有太大心裡落差。
然後,陸續又來了幾位老夫人夫人,有老太太的熟人,也有李夫人的熟人,大家親熱的不得了。然後同齡人聚在一起說話,小輩們見了禮就被打發出去和同齡人玩去了,大娘子沒出去。她下個月就出嫁了,嫁的人家又不同尋常,已經不適合再去未婚女兒堆裡說笑了,於是留在花廳陪著老太太。
這樣的場合,文清本來應該和四娘子一樣早早和她母親過來幫忙的。不過聽說文清的母親成了高齡孕婦,身子不太好,所以娘倆就沒提前過來,只長樂侯世子帶著兒子每天過來點卯,剛才還來拜見過。
今天是正日子,二郎三郎魏二郎劉家五郎他們都是幫著迎親的,這會估計已經去打扮去了。
蕙蘭跟著見了幾個好像見過又不認識的閨秀,她嘴巴甜,姐姐妹妹的叫著混了過去。說實話,她一個社恐還是不太喜歡這種多人聚會的。而且她還臉盲,截止目前來的她真正認識的也就是顧家大姑奶奶和三姑奶奶的女兒,因為見過好幾次。
四娘子五娘子各自找到了相熟的朋友說話,七娘子也被五娘子帶著見朋友去了。蕙蘭落了單,她窩在角落盯著几上的水果吃。
幸好,沒多大功夫,文清來了。蕙蘭立刻精神了,等著她一路和人打著招呼過來,兩人終於會師了。
“阿蕙,我好想你。”文清笑的陽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