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表姑孃的鹹魚人生> 第三十九章 收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九章 收支 (1 / 2)

李管家帶著家下人,在門口把蕙蘭一行迎了進去。雖然分別不過一月左右,大家都挺高興。尤其這次蕙蘭費了半天口舌才把教養媽媽留下了,讓她有一種逃學的快感。

家裡留守的本來就不很多,當值的挨個過來見禮,蕙蘭心情不錯,又做了一回散財童子。

進了屋子,水果茶水齊備,一個青花大瓷缸里正放著晶亮亮的冰塊。蕙蘭見房間窗明几淨,絲毫沒有長久不住人的黴味,心裡挺滿意。又有管事媽媽彙報了家裡的家常瑣事,讚了幾句李管家和她房裡的丫頭。

蕙蘭把留守的珊瑚幾個和管事媽媽誇了幾句,然後打發她們帶著幾個小丫頭先下去休息說話去。

“李叔坐,這裡沒有外人,不要客套了。”蕙蘭招呼李管家。“柳芽,快給你父親倒茶。”

柳芽忙去執壺倒茶,又給她爹行了一禮,父女相見,高興異常。李管家笑的欣慰,謝了又謝,才躬身坐了。

“姑娘不回來,我本也要去府裡求見姑娘了。”李管家恭敬道。

“那可是正好,李叔是有什麼事?”蕙蘭好奇。

“一是上月底時,有個禮部的小吏過來,讓咱們家去領鄉君二季的俸銀及今年的祿米。我本想報給姑娘定奪,是由公府那邊一起領,還是咱們自己領?”李管家回的鄭重道。

蕙蘭吃著紅燦燦的櫻桃差點嗆著,她還忘了她是吃公糧的,傳說中的鐵飯碗啊。

三兩下把果肉嚥了,蕙蘭挺激動,“李叔啊,我這個鄉君都有什麼份例啊?”

李管家顯見是懂行的,“鄉君是正六品爵位,按大秦律,有年俸一百二十兩,祿米二百石,禮服八套,綢緞二十四匹,皮貨六張;布料綢緞禮服按季發,祿米七月發放,例碳皮貨十月發放;歲末還有份例賞賜,這個沒有定例。”

這還挺周全啊,吃的穿的都有了,她就算一分錢沒有,靠這些東西也是餓不死的,吧?

暗自算了一下自己的花銷,蕙蘭心虛,其他不知道,錢估計是不太夠的!

“這些祿米,送到公府合適嗎?”蕙蘭不確定了。

李管家低著頭沒說話。

好吧,這個得她自己拿主意。

“這麼著吧,年俸就留在家裡做家用吧。祿米也留著自家吃,其他的都送到那邊府裡吧。”蕙蘭拍板。

不是她小氣,只是根據貴族之間的規矩,貴族小姐住在親戚家要是還自帶乾糧,那是絕對的打臉。國公府家大業大,肯定不是沒有對家,再被人說謀奪孤女家產那也太坑爹了。

“咱們家這麼些人,這些米夠用嗎?”蕙蘭對這些還真不太懂,一石是多少斤啊,這裡的一斤是500克嗎???

李管家笑著給她解惑,“家裡多是北地人,平日吃米倒是少。一石十鬥,一斗十升,一個壯漢一日口糧不過二升。咱們府裡上下不足八十人,這些米足夠一年吃用還有餘了。”

蕙蘭一邊聽,一邊心算,全家上下統一口糧,一年能吃六百石左右了。她三年的祿米才夠全家一年吃的,蕙蘭覺著略心塞。

“莊子上的果子熟了,味道好品相也好,合該給國公府送些嚐個鮮。”李管家溫聲道。

蕙蘭再顧不得心塞,看著桌上紅彤彤的櫻桃和紫瑩瑩的葡萄眼睛亮了。沒有什麼煩惱是好吃的解決不了的,有的話那就是吃的少了,蕙蘭引以為真理。

“葡萄,櫻桃,杏兒都有,今年倒是都長得好。那處莊子依山,幾百畝林地產糧還比不上一百畝中田,年年入不敷出。還是周管事給老爺建議改種果樹,三年時間也就開始有盈餘了。他知道姑娘今兒回家,派了妥當人趕今晨送了幾筐,正要請姑娘示下。”李管家回的清楚,還順便誇了同事。

蕙蘭點點頭,她爹就給她留了兩個管事兩個媽媽,肯定都不是庸才,要好好依靠。

蕙蘭於是順勢誇了周叔,接著問了問他們兩口子在莊子上的情況。

李管家如今留守,最大的任務就是管理李家及城裡的鋪子宅子,溝通田莊,保證蕙蘭不和家裡脫節。對田莊和周管事他們的近況當然瞭解,“正要報給姑娘,今春雨水好,是個豐年。夏收雖然還沒收尾,但是今年產糧應該高於往年。”

“好,李叔和周叔都辛苦了。”豐收放到什麼年代都是好事,蕙蘭當然高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