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管家等蕙蘭做好,謝了坐才坐下。
信不長,一會就完了,主要就是關心她,說家裡都好,拉了兩頁的家常。
蕙蘭倒是不嫌煩,聽的津津有味。
接著就好奇的問了問送信的機構,李管家責無旁貸,為她掃盲。
大秦很重視通訊,除了兵部的驛站外,還有民信局,是專門方便人民群眾送信寄東西的。民信局每個州府都有總站,然後再往下每縣設分站,按件收費,官方還給補貼一部分。
蕙蘭不停眨眼,這個方法倒是挺先進,和現代郵局有些像啊。
她讚了幾句就再不發表意見了,穿越不穿越的她不瞭解也不關心。
她問這些是想了解一下,方便自己。就算她真的有同鄉,她也沒想著認親,各自安好吧。而且,也沒誰規定古人就一定比現代人笨啊,誰敢說他們想不出來辦法的。
蕙蘭跨過就算了,和李叔聊起回信的事。
李管家就回道,“已經是七月十八了,距中秋不到一個月。舅老爺家離的又遠,節禮是不是該當備起來了。”
蕙蘭一拍額頭,大秦可不是古代,上千裡的距離半天高鐵就到了。而且送節也得提前送啊,所以得提前做準備。
“幸虧李叔提醒,不然就誤了事了。往年的節禮單子李叔還有吧,今年就照著單子備吧。有什麼要買的,李叔儘快讓人去置辦。”蕙蘭立刻道。
“禮單還在,只是老奴請姑娘示下,往年送的酒都是老爺自釀的,今年是不是去了,換了別的東西。”李管家請示。
蕙蘭感嘆,老爹可真是厲害,釀酒都會。既然能每年都送,那就是外祖家裡喜歡。
“節禮一般都送什麼?”蕙蘭好奇的問,這換禮物也不能隨便換啊,得換差不多的。
李管家滯了一下才道,“都是點心果品,多是吃食類的。老舅爺和舅老爺家是尊親,按舊例是八樣禮。酒,月餅,石榴,螃蟹,茶葉這幾樣是年年都有的,其他的不定。三老太爺是本家,是六樣禮,姑太太家是四樣禮”
這倒是挺接地氣的,和後世也差不多,不過更豐盛了。但是蕙蘭不確定了,老爹是個伯爺,給老丈人大舅子送的豐盛是應該的。她一個寄人籬下的孤女,哪裡能置辦的這麼周全。要不要減幾樣,蕙蘭琢磨。
見李叔眼觀鼻鼻觀心,一副打死不開口的樣子,蕙蘭只能放過他。又問別的,“咱們家要送節禮的就是這四家嗎?”
“其餘的多是老爺的同窗同僚故舊,姑娘還小,怕是……”李管家欲言又止。
蕙蘭嘆氣,李家親戚還真不多,總共才四家。至於其他家,人走茶涼的,以她的性別和年紀確實不用再聯絡了。
少就少吧,她本來也怕麻煩。而且她現在住在姑母家,少了更好。
可是她本來不準備麻煩姑母的,現在不麻煩也得麻煩了。
讓李管家先去忙,蕙蘭拉著青果說了眼前的事,讓她一個人回公府去求助。送幾家,送幾樣,她還都沒譜呢,全指著姑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