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表姑孃的鹹魚人生> 第四十七章 簪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七章 簪花 (1 / 2)

等蕙蘭回房的時候都快申正了,天陰著,蕙蘭披著大毛斗篷,捧著手爐一點都不冷。

她帶著水仙和柳芽陪著回福壽居的五娘子七娘子一行走了一段,分別後才慢慢走著回了慶安堂。

蕙蘭身邊的青果已經18歲了,過了年就已經基本不跟著蕙蘭出門了。她年紀快到了,已經定下了親事,等蕙蘭過了生日搬房子前就要出去嫁人了。

朝廷鼓勵婚育,男子年過20、女子年過18不成婚是要罰款的。

蕙蘭覺著這個政策挺人道的,年齡卡的也合適。當然,只針對政策本身,擱她身上還是能不嫁人不罰錢更好。

去年的時候,外祖家裡出了孝,父子三人都已經起復了。外祖進京做了禮部員外郎,從四品;大舅算是離家最近的,在高陵做縣令,正六品;二舅離她最遠,在涼州武威郡做正七品戶曹。

外祖帶著兩個表哥一個表姐在京,既是為了表哥們科考方便,也是為了孫兒孫女們的婚事著想。大舅家的大表哥15歲,二舅家的二表哥14歲,一心舉業,刻苦攻讀,除了去書院,連出門都少。還有大舅家的二表姐今年才13歲,因著外祖母故去,兩位舅母各自帶著幼子幼女隨夫在任上,已經學著當家理事了。

外祖父是正經的文人,怕人說他攀附,進京後只讓表哥表姐們過來拜訪並探望她。老太太知道他家的情況,也沒有在意,讓姑母姑父帶著蕙蘭過府拜見過外祖父。

看著蕙蘭和外祖家相處融洽,默契的任外祖家每兩個月接她過去住兩天團聚相處。

她今天出孝除服,外祖家裡當然知道,也讓小輩們陪著去了墳上祭拜,還送了信說明天要接她過去住兩天。

說到兩位表哥,就不能不提公府裡的藏書樓了,裡面的藏書是老太太當年的陪嫁。經過這麼長時間,蕙蘭也早已經弄明白了老太太和孃家的糾葛了。

當年是顧家老公爺求了聖旨強要娶李家千嬌百寵的嫡幼孫女做自家的長孫媳,也是鎮國公府的世子夫人。不知道他老人家是怎麼求的,也不知道老皇帝是什麼心態,居然真的同意了。兩個不和了大半輩子的老冤家硬是被綁到了一起,做了姻親。

奈何文淵侯不是吃素的,李家不能抗旨,又不能真的相親相愛,文武魁首強強聯合一起找死。於是用十里紅妝和全套的藏書拓本把嫡幼孫女嫁出了門,也差不多就是斷絕了關係。

老公爺心裡有數,又虧欠了李家,從此多有退讓,對長孫媳也是全力支援,對兩家的相處也沒有多說一個字。

老太太除了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去世,沒有登過文淵侯府的大門。就是奔喪,也從來沒帶過丈夫和兒女。

嘖嘖嘖,蕙蘭直呼好傢伙。她的狗狗的確不是人,但是老公爺你是真的狗啊,逼的人家為家族顧不得不骨肉生離。老皇帝你也不遑多讓啊,說一句幫兇不過分吧。全京城再沒有好姑娘了嗎,就非盯著老冤家家裡硬搶?

阿米豆腐,為著姑父和表姐表哥們,蕙蘭強忍著省略了一萬零一個問候。

言歸正傳,大秦第一文臣文淵侯的藏書當然是浩如煙海。兩位表哥文人出身,當然愛書。一來二去,聽說了公府裡的藏書,當然忍不住開口借閱。老太太很爽快的借了,說書就是給人看的,束之高閣蟲吃鼠咬的那是糟蹋了。

因著這個,外祖父對老太太也心生感佩,叮囑她要跟著老太太好好過活。

蕙蘭自己也喜歡老太太,當然答應的脆爽。

回了慶安堂,姑母沒在,蕙蘭自顧自回了自己的小院。她這邊地方小,倒是沒有暖閣,但是一點都不冷。

還沒進屋,青果已經迎出來了,“姑娘回來了。”蕙蘭衝她點點頭,自有小丫頭打起厚厚的棉絨簾子。青果接了蕙蘭手裡的手爐,把蕙蘭拉進了屋。脫了耳套斗篷,蕙蘭一身海棠紅的家常襖裙,覺著胳膊腿都自在了。伸伸胳膊晃晃腦袋,蕙蘭踱步到上首坐了。穿的暖和,走的她全身發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