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父親下葬後,祠堂也會被叔祖搬到他們家那邊。
在這燕京城,襄城伯李家的痕跡會被一點點擦乾淨。
怪不得哪怕到了21世紀,都有人重男輕女呢。
在這古代封建社會,沒有兒子後果很嚴重啊。
貴族沒有兒子就沒人能繼承爵位;富人沒有兒子就沒人繼承家業;窮人沒兒子也沒人能幫忙幹活繼承土地。
沒兒子的後果是後繼無人,貴者榮耀如煙塵消散,富者家業家財散盡,貧者失去安身立命的土地。
如果她是個兒子,這傳承了幾代人榮耀的襄城伯府,父親不一定會那麼幹脆利落的放手吧。
哪怕降等襲爵呢,哪怕不在乎錢財呢,這份沉甸甸的榮耀總不是能輕易拋棄的吧。
蕙蘭長出了口氣,笑自己在這裡杞人憂天。真是半夜起來看三國,替古人擔憂。
她現在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姑娘,還算命好,有田有屋又有錢。
身上還有一個御賜的還算拿得出手的爵位,有爵位就有皇糧吃了,哪怕她一窮二白也是不用擔心會被餓死的。
又有兩家靠譜的親戚,高官顯貴,家庭富裕,人丁興旺。不能像親爹孃一樣坐他的後盾,也是能護住她幫襯她的。
這比她之前的窮鬼孤兒人生已經好了幾百倍了,所以她心裡只有感恩和愛。
東西不少,事情瑣碎,持續到六七之前大家都脫了冬衣才算徹底歸置清楚了。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是總算在期限內圓滿完成了,沒有出什麼大的紕漏。
御賜的東西連同清單冊子安放在了東庫房,只等驗收了。
自家的大件傢俱箱子也陸續陳夜色抬到了御賜給她的那所宅子裡。
不僅塞滿了那邊的庫房,也把各處院落房間都佈置妥當了。
那邊蕙蘭住的機會不多,除了了房間裡常用的東西庫房裡的東西在短時間內大機率是不會動了。所以李管家親自出馬,過去盯著那邊陳列擺放的,蕙蘭很放心。
等事情告一段落了,蕙蘭暗自鬆了口氣,她非常的滿意。像她這種鹹魚,一百分浪費,六十分萬歲。
六期是小祭,並不費事,蕙蘭吩咐全家趁空休息幾天。接下來七期可是大場面,出殯下葬,那可是需要所有人支稜起來全力支援的。
於是優秀的李管家減免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值司,精簡出來的人手和其他不可或缺的位置上的人搭班幹活。
這樣就相當於輪班了,幹一天歇一天,工錢照發。
全家上下反響激烈,感恩戴德。李家瞬間達到了階級大融合,上下親如一家,主僕同心同德。
這一招蕙蘭也拍手叫絕,說一聲佩服。李叔果然是人才,特別適合做大型集團的人力高管。
蕙蘭像一塊海綿一樣,一邊讚賞一邊沒忘了偷師。記下來記下來,以後會考。
有這些能人忠僕在,還有姑母提前來坐鎮,惠蘭成了全家最閒的一個。囧!
顯慶五年三月二十,末代襄城伯停靈七七四十九天後於今天出殯。
前一晚全家從上到下幾乎都沒睡,連惠蘭也不例外。她和幾位堂哥在靈堂坐夜,不用做別的,只用跪在靈堂燒紙添燈油而已。